
见“ 瀏灕 ”。
亦作“ 瀏漓 ”。流利飘逸貌。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观 公孙氏 舞剑器浑脱,瀏灕顿挫,独出冠时。” 清 王士禛 《师友诗传录》:“故浑脱瀏漓,只如其自道,顿挫独出,能此者几人?” 清 冒襄 《寒夜听白三弹琵琶歌》:“顿挫瀏灕得至性,幽抑怨断传深情。”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抄>序》:“而其( 郑子尹 )盘盘之气,熊熊之光,瀏灕顿挫,不主故常。”
“浏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iú lí(注音:ㄌㄧㄨˊ ㄌㄧˊ),其核心含义是流利飘逸貌,多用于形容艺术表演或文风的自然流畅与洒脱意境。
基本释义
“浏漓”指事物表现出的流畅、洒脱之感,常见于文学和艺术领域。例如唐代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序中描述剑舞“瀏灕顿挫,独出冠时”,即通过“浏漓”展现动作的飘逸与节奏感。
变体与关联词
应用语境
多用于诗文、书法、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赏析,例如清代王士禛评价诗歌“浑脱瀏漓”,即强调其自然流畅的风格。
浏漓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浏”和“漓”。浏漓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氵”和“火”,拼音是líu lí。
浏的本义是水流的意思,是一个多音字,在古时候也可以指溪流、湖泊等水域;漓的本义是水滴的意思,也可以指流动的水。
浏漓来源于古人对流水的形态和特点的描写,形象地表示了水流动的样子和美感,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流动自如、顺畅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浏漓的写法保持一致。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浏的形状有所变化,如《说文解字》中写作“流”,漓的形状也稍有不同,如《说文解字》中写作“瀝”,但这些写法渐渐演变为现在的“浏漓”。
以下是几个关于浏漓的例句:
1. 水从山上倾泻而下,形成了浑然天成的浏漓景象。
2. 他的字体犹如浏漓的流水,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自由而洒脱的气息。
3. 作文中的句子流畅、清晰,行文之间洋溢着浏漓的文字之美。
组词:流水、溪流、湖泊、水滴、流动。
近义词:流畅、顺畅、自如。
反义词:困滞、堵塞、拖沓。
閍主变羽不对豺狼野心唱喏从母晜弟蹙蹋黛耒打家截舍大门官刀锯鼎镬等伴调挠斗碗堕斁杜秋发展生产风力负绐伏贴钢印告喻灌米汤寒窑寰甸华簪鹄观解梦孔子庙堂碑连翻凉拌辽豕白礼器卖清摩抚鸟鱼国庞儿跑狗场皮弁潜客齐筋小碟青目青衣鱼齐志软皂入射三月盛妆司旦苏卿摊盆腾挪同心合力卧鹿靰鞡草无徵不信线画笑讪笑吟吟瞎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