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令鼓的意思、令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令鼓的解释

一种小鼓,饮宴时有节奏地敲击,以行酒令。《红楼梦》第五四回:“ 凤姐儿 因 贾母 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咱们传梅,行一套‘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 贾母 笑道:‘这是个好令啊!正对时景儿。’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席上取了一枝红梅, 贾母 笑道:‘到了谁手里住了鼓,吃一杯,--也要説些什么纔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令鼓是古代中国用于传达命令或信号的打击乐器,主要分军事指挥与官府仪式两类用途,以下是具体释义:


一、军事指挥用具

指古代军队中传达进攻、撤退等指令的小型战鼓。其形制小于战鼓,便于携带,由指挥官或传令兵击奏,通过特定节奏传递行动信号。

文献依据:

《汉语大词典》释为“军中用以传令的小鼓”。清代军事典籍《武备志·军资乘》载:“令鼓者,节制进退,金鼓迭作,以耳代目”,说明其通过声音信号协调军队行动。


二、官府仪式用鼓

指官府衙门中用于宣告升堂、集众或紧急事件的鼓。击鼓标志公务开始,或遇民情急务时供百姓击鼓鸣冤。

文献依据:

《辞源》释“令鼓”为“官府所设之鼓”。《宋史·职官志》记载州县衙署“设鼓于门,以达民隐”,百姓可击鼓直诉案情。


三、形制特征

令鼓通常为木框皮革鼓面,直径约一尺,可手持或置于矮架。其声调高于战鼓,穿透力强,确保号令清晰传达。

形制参考:

明代《三才图会·器用》绘有令鼓图示,标注“形如小鼓,军旅、官府所用”。


综合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武备志·军资乘》(明·茅元仪)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4. 《宋史·职官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5. 《三才图会·器用》(明·王圻)

网络扩展解释

“令鼓”是古代宴饮活动中用于行酒令的一种乐器,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令鼓”是一种小型打击乐器,主要用于饮宴场合。当宾客行酒令时,会有节奏地敲击它来配合游戏进程。其名称中的“令”即指酒令,而“鼓”则体现了乐器的属性。

功能与使用场景

  1. 行酒令工具:作为酒令游戏的节奏控制器,敲击声提示参与者传递物品(如梅花枝),鼓声停止时,物品在谁手中则需饮酒或赋诗。
  2. 文学记载: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贾母命人取“黑漆铜钉花腔令鼓”,配合“传梅”游戏,展现了它在贵族宴会中的实际应用。

结构与特点

补充说明

尽管多个来源均描述其为酒令工具,但具体形制可能因时代、地域有所不同。现代研究中,“令鼓”更多作为传统文化符号被提及,实际实物留存较少。

别人正在浏览...

不斟程才陈惊座螭衣铳手出相道谊达要地理数据顿豁额头饭米凡枝负俗拱肩缩背公禄光光乍鬼魂过份翰札洪池渐导较长絜短郊辞积沉戒蜡九世之仇讥望蠲省决遣狂蔓廊食离洒沴烖眊悖绵眇绵蕞南守偏徼贫贱不能移葡萄紫强敌巧卫凄冻蛩蟁毡啓颡仁彊觞弊世界形势事预则立淑令顺羽缩砂密谈赏舔食通泄图件亡灵温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