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蟹奴的意思、蟹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蟹奴的解释

(1).俗称蟹子。又称蟹寄生。幼体自生生活,成体寄生。形如小袋,突露在蟹的头胸部与腹部交界处的腹面,其根状分枝突起穿入蟹体全身各部分内,吸取养料。随寄主分布于浅海。 唐 段公路 《北户录·红蟹》:“又蟹奴,如榆荚,在其腹中,生死不相离。” 宋 傅肱 《蟹谱》上篇:“琐蛣似蜯,常有一小蟹在腹中,为蛣出求食,蟹或不至,蛣馁死,所以 淮海 人呼为蟹奴。” 清 赵翼 《放言》诗:“蟹奴寄殻居,水母借月视。”

(2).即螃蟹。 唐 皮日休 《送李明府之任海南》:“蟹奴晴上临潮槛,燕婢秋随过海船。”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蟹曰蠣奴,一名蟹奴。”参见“ 螃蟹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蟹奴(xiè nú)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生物学和引申含义的名词,主要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指一类寄生在蟹类体内的蔓足类甲壳动物(学名:Sacculina),属藤壶科。其幼体侵入蟹体后,吸收宿主营养生长,导致蟹丧失繁殖能力,形成“寄生”现象。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蟹奴如榆荚,寄居蟹腹中。”

二、生物学特征

  1. 寄生机制

    蟹奴幼体通过蟹的关节缝隙侵入体内,发育为根状分支结构(外体),缠绕蟹的消化腺和神经节,最终在蟹腹形成黄色卵囊(内体)。

  2. 宿主影响

    被寄生的蟹(称“寄生虫”)停止蜕壳与性腺发育,行为受控于蟹奴,常表现为主动保护寄生虫卵囊,生物学上称为“行为操纵”。

三、引申与文学用法

四、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98页。
  2. 《中国水产动植物病害图谱·甲壳类》,海洋出版社,2015年,p.74。
  3. 《现代汉语隐喻词库》,语文出版社,2018年,条目X-37。
  4. 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2008年。

参见: 奴蟹现象(宿主行为异化)、寄生共生(生物学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蟹奴”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生物学定义

蟹奴(学名:Sacculina carcini)是一种寄生在螃蟹体内的藤壶类生物,属于节肢动物门、蔓足纲。其特点是:

二、寄生机制

  1. 发育阶段:幼体自由生活,雌性幼虫成熟后寻找宿主(多为螃蟹),通过蟹体缝隙侵入。
  2. 控制宿主:
    • 分泌激素抑制螃蟹蜕壳和生殖功能,甚至改变雄性螃蟹的性别特征(如使腹部变圆,类似雌性)。
    • 通过细丝状组织蔓延至宿主的肌肉、神经系统和内脏,全面操控其行为。

三、形态特征

四、对宿主的影响

五、古籍中的其他含义

在唐代文献中,“蟹奴”也被借指螃蟹本身,例如皮日休的诗句“蟹奴晴上临潮槛”。但现代生物学语境下多指寄生生物。


提示:若需了解蟹奴的完整生态影响或具体寄生过程,可参考搜狗百科及头条问答的详细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驹报纸辨决标准台鼻牛不効惨澹经营儳言诚至紬布葱头倒睫道丈大婶儿洞溢亸鞚法币梵服反应堆俸食歌郎工艺流程钩摹雇佣观点行号巷哭捍难弘壮忽薄假板奖掖假税街亭藉敛精刚髻盘媿汗描补能能牛鱼屏语千金一诺青衣乌帽秋箭奇玩区时人口机械增长三途伤风败俗山龟圣国圣后首恶双回耍燕九嘶酸推推酴醾酒五行并下向壁虚构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