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silent] 闭住嘴不说话,不表态
满屋子人都闭口无言
(1).沉默,缄默。《史记·张仪列传》:“ 楚王 曰:‘愿 陈子 闭口毋復言,以待寡人得地。’”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白头趋走里,闭口絶谤訕。” 巴金 《沉落》:“说到读书上来,我只好闭口了。”
(2).犹灭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吏觉知,使 长安 尉 奇 等往捕 开章 。 长 匿不予,与故中尉 蕑忌 谋,杀以闭口。” 张守节 正义:“谋杀 开章 ,以闭絶谋反之口也。”
(3).指一定时间内停止通航。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一:“ 熙宁 中,欲行冬运。 汴渠 旧制有闭口,十月则舟不行,於是以小船数十,前设碓,以擣冰,役夫苦寒,死者甚众。”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十月闭口》:“近时 天津 海口,每至冬日,海舶不通,谓之封河,颇近 宋 时 汴渠 闭口之例。”
“闭口”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语言学和医学两个领域:
沉默不语
指闭住嘴不表态或停止发言。例如《史记·张仪列传》中记载楚王要求“闭口毋复言”,即要求对方停止进言。
灭口
古代文献中特指通过极端手段消除知情者。如《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提到“杀以闭口”,意为杀人以断绝泄密可能。
停止通航
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记载“汴渠旧制有闭口”,指冬季因河道结冰暂停航运。
指闭合性粉刺(俗称“闭口”或“白头”),是痤疮的早期非炎性皮损,表现为肤色小丘疹(直径1-2mm),无肉眼可见开口。
“闭口”既可指语言行为上的沉默或灭口,也可指皮肤问题中的闭合性粉刺。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若需进一步了解皮肤护理方法,可参考相关医疗来源。
闭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含有多重含义。它可以指一个人不开口说话或保持沉默,也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开合状态。
闭口的拼音是bì(注:闭口的第一个字是闭,读音是bì),它的部首是⺣(門)和⺼(⺼),分别放在闭口的左右两边。对于闭口这个词,总共有12画。
闭口最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晋书·徐湛传》。在这个典故中,徐湛拒绝给晋孝武帝写赞美诗,只是闭口不言。这也是闭口这个词的第一个含义,指一个人选择不开口说话。
闭口的繁体字是閉口。它由“門”(⻐)和“口”(口)这两个繁体字组成。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代的“闭口”是由“門”和“㇀”这个部首组成的,而非现代的“⺣”。
1. 在会议上,他一直闭口不言,让大家感到困惑。
2. 孩子们偷偷笑着,兴奋得闭口不停。
3. 当他听到那个消息时,顿时闭口无言。
闭口的相关词汇有:闭口不谈、闭口不提、闭口无言。
闭口的近义词包括:沉默、静默、无声。
闭口的反义词是:开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