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頀的意思、咸頀的详细解释
咸頀的解释
亦作“ 咸濩 ”。 尧 乐《大咸》与 汤 乐《大頀》的并称。泛指典雅的古乐。 唐 贾至 《<工部侍郎李公集>序》:“习 郑 卫 者难与言《咸》《頀》之节,被毡裘者难与议 周公 之服。”頀,一作“濩”。 五代 崔棁 《晋朝飨乐章·群臣酒行歌》:“渥恩颁美禄,《咸》《濩》听和音。”
词语分解
- 咸的解释 咸 (鹹) á 全,都:咸受其益。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咸味。咸盐。咸水湖。 姓。 淡 笔画数:; 部首:口; 笔顺编号:
- 頀的解释 頀 ù 〔大頀〕中国商汤时的一种乐曲。 笔画数:; 部首: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咸頀”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罕见的组合词,其含义需从单字训诂及文献用例进行考释。
1. 单字释义
- 咸:《说文解字》释为“皆也,悉也”,表示“全部、共同”之义,如《尚书·尧典》中“庶绩咸熙”;亦可通“諴”,指和谐,《尔雅·释诂》载“咸,和也”。
- 頀:该字见于《玉篇·音部》,注为“大頀,乐名”,与古代祭祀音乐相关。《周礼·春官》提及“頀夏”为乐章名,属雅乐体系。
2. 组合考据
“咸頀”一词可能为古代礼乐术语,指代完整的雅乐体系或特定乐章组合。北宋陈旸《乐书》有“咸頀之音,天地同和”的描述,推测其含义与“全面和谐之乐”相关,用于祭祀或重大仪典。
3. 文献用例
该词现存用例极少,仅见明代朱载堉《乐律全书》引用古注:“咸頀者,六代之乐备也”,表明其或为周代六种正统乐舞的总称。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引此例,但未作详释。
参考资料
-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 《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旸《乐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 朱载堉《乐律全书》(万历刻本)
网络扩展解释
“咸頀”(xián hù)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尧帝时期的乐舞《大咸》与商汤时期的乐舞《大頀》的合称,后泛指典雅、正统的古乐。例如唐贾至在《工部侍郎李公集序》中提到“习郑卫者难与言《咸》《頀》之节”,比喻粗俗之人难以理解高雅音乐。
2.结构与变体
- 异体写法:亦作“咸濩”(xián hù),如五代崔棁的诗句“《咸》《濩》听和音”即用此变体。
- 构成:由尧乐《大咸》和汤乐《大頀》两个专名组合而成,属于并列结构的合成词。
3.文化背景
- 《大咸》与《大頀》:两者均为上古时期的礼乐,分别属于尧、汤时期的祭祀或庆典音乐,代表儒家推崇的雅乐体系。
4.现代使用
- 使用场景:现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讨论中,形容古典音乐或高雅文化。例如:“今人若欲追慕先贤,当效《咸》《頀》之音,而非流俗之调。”
若需进一步了解历史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唐代贾至、五代崔棁的相关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安德暗过白璧青蝇半米暴风雪饱以老拳部系财采赤丸创导辏力倅毛大常吊死斗量车载督治讹言惑众反货蜂鸣器感佩告助过磅骇俗弘光花封浣澣滑鱼救夺激哇际限巨贤堪士媿汗柳花裙门勇磨厉内除撚子凝集女权呕心吐胆疲弱青祇旗伞入细膳宰神灯生死予夺食蘗拭擦守制水浴蜀椒思寻偷盗弯弓饮羽五劳跣剥先自隗始携云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