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史记的意思、史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史记的解释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详细解释

(1).记载历史的书。《书序》:“约史记而修《春秋》。”《史记·周本纪》:“ 周太史 伯阳 读史记曰:‘ 周 亡矣。’” 张守节 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者, 鲁 史记之名也。” 宋 曾巩 《李清臣等转官制》:“然史记册书,国家之典……传之万世,宜有论次。”

(2).后用以专称《太史公书》,遂成为书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年-约前86年)历时十余年编纂完成。书名中“史”指历史,“记”意为记载,合称“记载历史的典籍”。全书共一百三十卷,包含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活动。

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史记》首创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纪传体例,将编年体与国别体相融合,开创了历史编纂的新范式。其内容不仅涵盖帝王将相,还涉及游侠、商贾、医卜等社会各阶层人物,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语)。书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撰史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后世史学发展。

网络扩展解释

《史记》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前91年间。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前101年)约3000年的历史。

二、内容架构

采用独创的纪传体例,包含五大类目:

  1. 本纪(12篇):帝王传记,如《秦始皇本纪》《高祖本纪》
  2. 表(10篇):时间轴表格,如《十二诸侯年表》
  3. 书(8篇):典章制度,如《礼书》《河渠书》
  4. 世家(30篇):诸侯与特殊人物,如《孔子世家》《陈涉世家》
  5. 列传(70篇):各阶层人物,含合传与类传

三、名称演变

四、历史价值

  1. 首创纪传体编史方法,成为后世正史编纂范本
  2. 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 记载范围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领域

五、特殊地位

可通过查字典、汉典等来源获取更完整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暗昧之事傲桀拔戟成一队保国会倍处不是滋味朝政冲輣带局慸芥耳性反己狗窦刮地行政诉讼鹤顶梳鸿业红友坏包毁刺活棋金槽九鼎鱼军勋举族看破酷虐枯损量灵识理物楼船买主闷躁摸桩拍浮评话平通谱叙铺展墙花路草侵加勤母忍志宂辞如期入式韶刀饰棺诗图霜朱通南彻北拓展瓦罍望祠菀牧铦巧显士消声孝子爱日系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