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 晋 周处 《风土记》:“午日烹鶩,又以菰叶裹粽黍,以象阴阳相包裹未分也。” 宋 梅尧臣 有《午日》诗。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宜忌》:“午日冰和土粉晒乾,擦小儿热疿。”
(2).干支逢午的日子。《后汉书·陈宠传》“犹用 汉 家祖腊” 李贤 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汉 家火行盛於午,故以午日为祖也。” 宋 曾慥 《类说·燕北杂记·午日大喊》:“番兵每遇午日,如不逢兵,亦须排阵望西大喊七声,言午是番家大王之日。”
(3).中午。 唐 张籍 《江南行》:“ 长干 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午日”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补充说明:
《午日》是一个汉字词组,由两个字组成。其中,“午”表示中午,为一天的第四个时辰,也是太阳最高的时候;“日”表示太阳、太阳光、白天。因此,“午日”意指正午时刻,也可以泛指白天、日间。
《午日》这个词的第一个字“午”,部首为“十”字旁,共有五个笔画;第二个字“日”,部首为“日”字旁,共有四个笔画。
《午日》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直接,是以日中午的时间点为基础创造而来。在繁体中,就是以传统的方式书写,无特别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在古时候可能有稍许变化。然而,《午日》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较大的改变,仍然保持着现代的形式。
1. 阳光炙热,中午的太阳非常高:此时正值午日。
2. 忙碌了一个上午,终于可以休息片刻,享受午日的阳光。
午时、午餐、午睡、日光
中午、正午、白天
凌晨、黄昏、夜晚
拔树削迹辈偶变俗易教宾祭布总苍鹘残花倡伎炒青当门犬丹铅手得鱼忘筌奠酒抵啎读赗法线槁干规车行衞鸿振花娇柳亸还不能黄儿米会正鉴观嚼腭搥床絶地考文口福榴榴流越鹿卢格灭亲衲袍睨诘扭搜瞥眼前廊青工青絇器实啓衅省谒奢奓释学水果糖搜漱嗽月俗曲台狱腾言投鼠之忌偷托土粪推赤外四路午牌险乎小雅懈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