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五代的意思、五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五代的解释

[the Five Dynasties] 继唐之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统治中原,合称五代

公元 907—960年

五代时始印五经。——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详细解释

(1).五个朝代。指 黄帝 、 唐 、 虞 、 夏 、 殷 。《礼记·祭法》:“此五代之所不变也。” 郑玄 注:“五代谓 黄帝 、 尧 、 舜 、 禹 、 汤 。”

(2).五个朝代。指 唐 、 虞 、 夏 、 商 、 周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殷五代之纯熙,绍 伊唐 之炎精。” 李善 注:“五代, 周 、 殷 、 夏 、 唐 、 虞 也。”

(3).五个朝代。指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评》“为法之弊,一至于此” 裴松之 注引《魏氏春秋》:“ 大魏 之兴,于今二十有四年矣,观五代之存亡而不用其长策,覩前车之倾覆而不改於辙迹。”

(4).五个朝代。 唐 称 梁 、 陈 、 齐 、 周 、 隋 为五代,是为前五代。《宋天圣二年隋书刊本跋》:“ 唐 武德 五年,起居舍人 令狐德棻 奏请修《五代史》。”注:“五代谓 梁 、 陈 、 齐 、 周 、 隋 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 唐 张询古 《五代新説》,则 梁 、 陈 、 北齐 、 后周 及 隋 为五代也。”

(5).五个朝代。 宋 以后称后 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为五代,是为后五代。《宋史·太祖纪三》:“五代诸侯跋扈。”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 欧阳修 《五代史》, 梁 、 唐 、 晋 、 汉 、 周 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五代的汉语词典释义与历史解析

“五代”是中国历史分期中的特定术语,指唐朝灭亡后至宋朝建立前(907年—960年)在中原地区相继更替的五个短命王朝,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该词在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中国历史上继唐而起的五个连续政权”,强调其政权更迭频繁、地理范围以中原为核心的特征。

从历史背景看,五代具有以下特点:

  1. 政权短暂性:五个朝代共53年,平均每个政权仅存续约10年,反映唐末藩镇割据的延续与权力争夺的激烈。
  2. 地理局限性:五代实际控制区域以黄河流域为主,与同时期南方“十国”政权形成“五代十国”的并立格局。
  3. 制度过渡性:五代的军事化统治为宋代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基础,如后周世宗改革直接推动北宋统一。

权威文献如《新五代史》(欧阳修)、《旧五代史》(薛居正)均将五代视为唐末乱局与宋代稳定的过渡阶段。当代研究进一步指出,五代的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融合为后续发展埋下伏笔。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五代”是历史学中对中国特定时期的称谓,主要包含以下含义及历史背景:

一、定义与时间范围

“五代”指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建立的五个短命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间跨度为907年(唐朝灭亡)至960年(北宋建立)。


二、政权构成与特点

  1. 政权更迭
    五代均由唐末节度使建立,政权更替频繁:

    • 后梁(907-923年):朱温篡唐;
    • 后唐(923-936年):李存勖灭后梁;
    • 后晋(936-947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
    • 后汉(947-951年):刘知远短暂复汉;
    • 后周(951-960年):郭威建立,为北宋统一奠定基础。
  2. 军事与政治特征

    • 武人专权,政治腐败(后周除外);
    • 延续唐朝藩镇割据模式,军事集团通过“养子”制度培植势力。

三、五代与十国的关系

五代被视为中原“正统”,而十国指同期南方的割据政权(如吴越、南唐等)。两者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实际控制区域限于黄河流域,十国则占据南方及山西(北汉)。


四、历史意义

  1. 承上启下:结束唐朝藩镇乱局,为北宋统一铺路(如后周世宗改革);
  2. 文化科技:活字印刷术在五代时开始应用(如《五经》印刷)。

补充说明

部分文献中“五代”也指更早的五个朝代组合(如黄帝至商周),但主流定义特指唐宋之间的五个中原政权。如需进一步了解十国或具体事件,可参考权威史书《新五代史》或《资治通鉴》。

别人正在浏览...

悲痛财食槎浮宠物打假砥草篼笼短绌二十四诗品放过芳襟盖老根尘革选媾和挂果镐宴鹤团华辩徽腔毁瓦画墁狡很洁修解悬解援锦杠警钟靳啬蜡宾棉大夫明夜狞视陪话娉姈平衢潜鳞乾图亲代畎畮人生在世融朗若华三鱓伤疾胜朝申徒施置狮子鼻水浇莲嗣历谇诟太一家挑针打眼同居异爨枉矢哨壶完姻闻士温信闲忧携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