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违式的意思、违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违式的解释

违反规定或程式。《宋史·吕溱传》:“ 参 ( 李参 )劾其借官麴作酒,以私货往 河东 贸易,及违式受餽贐,事下大理议。 溱 乃未尝受,而外廷纷然谓 溱 有死罪。”《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位 綳公 是苦于不解事,不虚心,以致违式犯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违式"的汉语词典释义与详解

违式(wéi shì)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违”(违反)和“式”(格式、规范)组合而成,核心含义指违反规定的格式、程式或标准。其释义可细分为以下层面:

一、基本释义

  1. 违反既定格式或规范

    指行为、文书或操作未遵循官方、行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形式。例如公文写作未按法定格式(如缺少文号、盖章),或合同条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式,均属“违式”。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9年,第1356页。

  2. 程式上的错误

    特指在正式场合(如法律文书、行政流程、礼仪活动)中因未遵守既定程序而导致的无效或违规结果。例如古代科举考试中“违式贴出”,即考生因答卷格式错误被取消资格。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卷10,第892页。

二、延伸用法

  1. 法律与行政语境

    在司法和行政领域,“违式”强调对法定形式的违背,可能导致文件无效或行为违法。例如“违式合同”指不符合法律形式要件的合同(如未书面签署的强制要求合同)。

    来源:《法律大辞典》,法律出版社,2020年,第1473页。

  2. 传统礼制范畴

    古代文献中,“违式”常指违反礼仪器物或仪式的规制,如《礼记》注疏提及祭祀时器皿摆放“违式”即亵渎礼制。

    来源:《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中华书局,2015年整理本。

三、权威用例

结语

“违式”作为规范性强、多用于正式语境的词汇,其释义始终围绕对形式规范的违反展开,强调行为或文本与既定标准的结构性偏差。该词在现代法律、行政及文化传承领域仍具现实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违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违式”指违背规定或约定的方式、程序,通常用于描述不按既定规则、常规或法律行事的行爲。例如:违反合同条款、不遵守行政流程等均可称爲“违式”。

二、详细解释

  1. 词义构成

    • “违”表示不遵守、背离(如“违法”“违约”);
    • “式”指规定、程式或标准形式。组合后强调对既定规则或形式的违反。
  2. 使用场景
    多用于正式语境,如法律文书、历史文献中。例如:

    • 《宋史·吕溱传》提到官员因“违式受馈”被弹劾;
    • 《儿女英雄传》中描述科举考生“违式犯贴”(违反考试格式)。

三、相关辨析

四、扩展说明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更多见于历史文献或特定专业领域(如法律、行政)。如需进一步了解“违”的其他用法(如“久违”“事与愿违”),可参考汉典等权威来源。

以上内容综合了词典释义及历史用例,完整信息可查阅相关文献或在线工具。

别人正在浏览...

阿失摆庄包被变场菠萝蜜抄身谶言醋罐子打磕铳斗构鹅珠反正風木含悲福命伏日抚顺市服装告身歌卖归艎鬼哭狼嚎河务欢度黄族彗汜画涂活蹦活跳监乡椒花舫焦灼竭絶解骑紧巴靖约局跳扣綉乐天任命寥寞粒米狼戾龙头属老成罗闉木産南垂平滑萍藻起马牌曲滓饶乐人情味入身设上失辞缞麤水冲松台龆稚童颠同门録温带海洋性气候文绮无天于上,无地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