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威风的意思、威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威风的解释

[power and prestige] 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

威风凛凛

详细解释

(1).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史记·西南夷列传》:“上使 王然于 以 越 破及诛 南夷 兵威风喻 滇王 入朝。” 唐 韩愈 《故金紫光禄大夫董公行状》:“选擢才俊有威风。” 元 关汉卿 《单鞭夺槊》第一折:“看 尉迟 人生的威风也那气概。”《水浒传》第七六回:“当先涌出英雄将,凛凛威风添气象。” 老舍 《茶馆》第一幕:“不能这么说,我那点威风在您的面前可就施展不出来了。”

(2).形容有声势、气派。 清 李渔 《蜃中楼·献寿》:“你当初分守 钱塘 ,奄有一国,呵风叱雨,何等威风。”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他们一路走着,还很威风的喊口号。”

(3).犹气焰。《红楼梦》第五八回:“等两日消闲了,咱们痛回一回,大家把这威风杀一杀儿才好。” 沉从文 《失业》:“人缚好了后,拴在马槽旁痛打了一顿,杀杀威风。”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威风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威风在汉语中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强大的声势、使人敬畏的气派或威严的仪态。根据权威汉语词典的释义,可具体拆解如下:

  1. 强大的气势与威严

    指人或事物展现出的令人敬畏、不可侵犯的强大气场。常用于形容仪仗、自然现象(如狂风)或具有震慑力的对象。例如“威风凛凛”形容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指出,“威风”指“使人敬畏的声势或气派”(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352页)。

  2. 显赫的权势与尊严

    用于描述人凭借地位、能力或成就所表现出的权威感,含褒义。如“大将威风”体现统帅的威严。此释义在《汉语大词典》中亦有印证,强调其“威严、尊严”的引申义(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3卷第1421页)。

  3. 词源与结构解析

    “威”本义为“威严、权力”,“风”指“气派、声势”,二字组合强化了外在表现与内在权威的统一性。此构词逻辑在《古代汉语词典》中得到阐释(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1526页)。

使用注意:该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褒可贬。褒义如“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贬义如“倚仗权势耍威风”,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情感色彩。

网络扩展解释

“威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ēi fēng,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定义
    指使人敬畏的声势、气派或气势,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具有震慑力或威严感。例如“威风凛凛”“耍威风”。

  2. 引申义

    • 气焰:含一定贬义,指张扬的声势(如《红楼梦》中“杀一杀威风”)。
    • 有声势、有气派:描述外在表现(如“呵风叱雨,何等威风”)。

二、历史与文学渊源


三、用法与搭配

  1. 词性

    • 名词:如“威风扫地”“长他人威风”。
    • 形容词:如“他看起来很威风”。
  2. 常见搭配

    • 褒义:威风凛凛、威风八面。
    • 贬义:耍威风、煞威风。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五、例句参考

  1. 他穿上军装显得很威风。
  2. 这次胜利大灭了敌人的威风。
  3. 《红楼梦》中通过“杀威风”体现权力斗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禄抱痛变贯並駕齊驅持禄啜咕当家立业得按抵对东堂桂发奸摘覆法炬犯塞繁骛风和日暖粉碎腐骨负载膏鑪更仆难终公命过制果直还我河山浑杂歼殒鲛馆角柶教诱节检金椀觭日救治举凡亢旱岭头沦辱鸣环弥尾青侔莫奶房抛塼朋扇评优杞菊热照扫街逝鸟世廕说明文随性适分素交台席逃遁特定忒煞托承违恋先帝弦月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