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慰问。安慰存问。《孔丛子·抗志》:“ 子思 自 齐 反 卫 , 卫君 馆而问曰:‘先生 鲁国 之士,然不以 卫 之偏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於寡人也。’”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予被废以来,谢客却埽,门庭萧寂,惟 省斋 何太史 时时慰存。”
“慰存”是一个由“慰”与“存”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是“安抚存问”,多指以言语或行动表达关怀,使对方感到宽慰。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慰”指“安慰,使人心情安适”,如“慰藉”“慰问”;“存”在此处取古义“问候”,《说文解字》释为“恤问也”,强调对他人的体恤与关切。两字合用时,词义侧重于通过情感传递达到安抚效果,常见于书面语境。
在《汉语大词典》中,“慰存”被进一步解释为“抚慰留存”,例如《后汉书·隗嚣传》中“帝报以殊礼,慰藉之良厚”一句,虽未直接使用“慰存”,但其语境体现了该词“以礼遇安抚人心”的内涵。此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如描述对受灾者、失意者的关怀行为。
“慰存”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使用场景如下:
慰存(wèi cún)指安慰、慰问,表示对他人的关怀与安抚。该词由“慰”(安慰)和“存”(存问、问候)组成,强调通过言语或行动表达关切。
核心含义
指通过言语或行动对他人进行心理安抚,常用于对方遭遇困境或需要关怀时,如《孔丛子·抗志》中记载:“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先生鲁国之士,然不以卫之偏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
使用场景
字义拆分
部分网络资料提到“慰存”可能含“怀念逝者”之意,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或权威词典支持,建议以主流解释为准。
爱恤百斛鞭朴拨火棒波腾称扬打搀代谢顶头风地制东土芳情泛驾枫实钩视憨诚鹤上人和雍怀强缓急回疆锦袍讥平踡卧旷班阑得亮底连泗纸镣鎌买卜马鹿异形慢黩懋迹懋敬门庭泯乱秘呪哪门子娘亲判定抛梁潜逵穹冥气重三一回五一回深险事出意外时谋斯鞅松篁天山天池同形推引瓦剌国莞簟挽强五就贤称惜分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