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麦的意思、蚕麦的详细解释
蚕麦的解释
指蚕与麦的收成。 唐 韩愈 《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伏乞特勑 京兆府 ,应今年税钱及草粟等,在百姓腹内徵未得者,并且停徵,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宋 范成大 《田家留客行》:“好人入门百事宜,今年不忧蚕麦迟!”
词语分解
- 蚕的解释 蚕 (蠶) á 昆虫,有“家蚕”和“柞(?)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麦的解释 麦 (麥) à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子实供磨面食用,亦可用来制糖或酿酒。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麦田。麦收。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姓。 笔
网络扩展解释
“蚕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án mài,其核心含义指蚕丝与麦子的收成,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农事或经济状况。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字面构成:“蚕”指养蚕产丝,“麦”指麦类作物(如小麦、大麦)。两者均为古代重要的农业产物。
- 引申意义:常代指整体农事收成或百姓生计,反映农耕社会对这两类作物的依赖。
文献用例
- 唐代韩愈在《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中写道:“容至来年蚕麦,庶得少有存立。”
- 背景:建议朝廷延缓征税,待次年蚕麦收成后再征收,体现“蚕麦”对赋税和经济的影响。
- 宋代范成大《田家留客行》:“今年不忧蚕麦迟。”
- 背景:表达对农事顺利的期许,侧面反映蚕麦收成对农民生活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经济赋税:古代常以蚕麦收成作为征税依据(如唐代两税法)。
- 民生描述:诗词、奏章中多用于表现百姓疾苦或年景丰歉。
权威来源
- 汉典及古籍引文均明确其释义,可信度较高。
- 需注意该词现代已不常用,多见于历史或文学研究。
若有进一步考据需求,可参考《全唐文》或宋代农事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蚕麦》这个词是指一种植物,其学名为Fagopyrum esculentum。蚕麦属于草本植物,叶片呈三角形,花小,颜色为白、粉红或红色。它的种子为三角形的形状,被称为蚕麦粒,可以作为食物或饲料使用。下面我会分别介绍关于《蚕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蚕(虫部)+ 麦(麦部)
笔画:蚕(15画)、麦(11画)
来源:《蚕麦》一词的来源并不是很清晰,可能是因为蚕麦属植物与桑麦(即蚕食之麦)有关。《蚕麦》在我国古代文献中首次出现于《本草纲目》。
繁体:蠶麥
古时候汉字写法:蠶麥
例句:我买了一些蚕麦粒,打算做面包或者粥。
组词:蚕麦粒、蚕麦糕、蚕麦面、蚕麦饭、蚕麦茶
近义词:荞麦、苦荞
反义词:小麦、大米
别人正在浏览...
鞍前马后奥屯阿屯榜运暴恶陂吏本息鄙躁参和长石婵婉传指大理市当空道妆風景不殊封鐍趺处甘壤怪变规章过意不去好看横罗十字槐蕊桓表豁了瘠薄机诈局勇沮止开业愧悚枯偏恅愺匳体鲢子履藉描述墓衣频送拑击亲身赇吏碁子尚未审饰神姿室第食羊钱石苑司聪颂钟索絶秃树忘反挽联乌麻下山泻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