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绳治的意思、绳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绳治的解释

制裁;惩办。《新唐书·裴宽传》:“时 北平军 使 乌承恩 ,虏酋也,与中人通,数冒贿, 宽 以法绳治。” 明 张居正 《答藩伯徐中台书》:“今内官勋臣,小有违犯,动被绳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绳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词源解析

用法示例

  1. 历史文献:明代张居正《答藩伯徐中台书》中“动被绳治”,描述对违法者的惩处。
  2. 现代语境:多用于强调依规办事,如“绳治腐败”指通过法律手段整治贪腐。

近义词与扩展

权威性说明

需注意,部分网页(如)将“绳治”解释为“以法律治国”,但此说法未见于高权威古籍或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义,建议以“制裁、惩办”为核心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绳治的意思

绳治(shéng zhì)是一个汉字词语,主要指用绳子来修理或束缚。它具有维系、连接、固定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绳(纟+乚),包含了纟(纟针)部首和乚(厂)偏旁,总共有十三个笔画;治(水+台+一),包含了水(氵)部首、台(丶+口)部首和一,总共有八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绳治的来源较为晚期,出现在《康熙字典》中,属于较为新的汉字。繁体字“繩治”即为绳治的繁体写法,繁体字的笔画相对复杂,也有十三个笔画。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绳治的写法有所不同。通常用于《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古代书中,字形更为古朴,书写时常用篆书或隶书字体。古时候的绳治写作“繩治”。

例句

1. 他用精巧的绳治把木桩固定在地面上。
2. 医生使用绳治将骨折的手臂夹紧,以便固定伤口。

组词

组词中常常会出现绳治,例如:
- 绳治癖(shéng zhì pǐ):指对拴、绑、系绳子等活动有特别爱好和追求的人。
- 外伤绳治法(wài shāng shéng zhì fǎ):指一种外用物理治疗手段,通过协助运用绳索固定受伤部位,达到固定、支撑和压迫的目的。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 绑缚(bǎng fù):指用绳子、带子等束缚紧或打结固定。
- 束缚(shù fù):指用绳子、铁链等拴住、捆缚或囚禁。

反义词:
- 释放(shì fàng):指解开绳子、解开束缚等使其自由。

别人正在浏览...

八纪不报常顺称托齿发迟数带冕大忙季节担不是道学先生大堂登绩电驴子放饮伐閲法诛凤皇附火符旨高低潮鬼啸瞽聩横敢洪运缓箭滹沱饭蕉布笄导讦讼寄恨精忠酒厘濬波廥库揆理癞疮灵雏埋轮马吏妈咪明识民殷财阜粘滞性樵隐苘麻块谥告受凉收摊戍堡鼠雀之牙黍黍死责俗鄙同心戮力涂次蛙吠相提并论綫虾萧憀偕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