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饰梳洗。《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性约素,服御取给则止。益观书,虽容櫛不少废。”
“容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容栉”读作róng zhì,意为修饰梳洗,指整理仪容、梳头等日常清洁打扮的行为。
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后妃传上·文德长孙皇后》:
“性约素,服御取给则止。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
此处描述长孙皇后生活简朴,即使梳洗时也不忘读书,强调其勤学与自律的品质。
“容栉”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反映传统社会对仪容得体、内外兼修的重视。例如长孙皇后的例子,不仅体现外在修饰,更暗含内在修养的追求。
类似词汇有“栉沐”(梳头洗面)、“盥栉”(梳洗),均与清洁仪容相关,但“容栉”更强调修饰与仪态的关联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典或《新唐书》原文。
容栉(róng zhì)是一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下面将对容栉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解释。
容栉的第一个字“容”由“宀”和“口”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宀”是宝盖部首,表示与房屋相关的含义;“口”是口字旁部首,表示与嘴巴或口齿有关的含义。容的总笔画数为5。
容栉的第二个字“栉”由“木”和“支”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木”是木字旁部首,表示与树木有关的含义;“支”是扌字旁部首,表示与手有关的含义。栉的总笔画数为9。
容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庄子·逍遥游》篇:“龙驭豹乘,骐骥容栉,吾取诸阳,恐不保也。”这句话中使用了“容栉”一词,意思是形容出色的马匹的美好姿态。
容栉的繁体字为“容梓”。其中,梓是指一种树木,可用于制作家具。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容栉的字形稍有不同。例如,在金文中,“容”的形状为一个人头上方有两竖折角的姿态。而在篆文中,“栉”的形状为一个人的头发被梳理的样子。
1. 他坐得笔直,容栉而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她独特的风格使她在舞台上成为容栉之选,备受称赞。
1. 容貌:指一个人的相貌和容颜。
2. 栉风沐雨:形容经历了艰难困苦,但仍然坚持前进。
1. 优秀:形容非常出色、杰出。
2. 佳宾:指受人欢迎和尊敬的客人。
1. 庸才:指才能平平,没有特别出色之处的人。
2. 不梳理:形容散乱不整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