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幼畜。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会稽俗多淫祀》:“律不得屠6*杀少齿。”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少齿汉语 快速查询。
少齿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和实际应用角度进行解析:
一、字义分解
作动词时表示“缺少、不足”,作形容词时指“数量小的”。在“少齿”中取“缺少”之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本义指“牙齿”,引申为“像牙齿一样排列的结构”(如锯齿)。在生物学中特指动物口腔器官或植物边缘的齿状构造。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2年。
二、词义解析
“少齿”指牙齿数量少于正常标准或物体边缘的齿状结构稀疏,具体分为两类语境:
描述人类或动物因先天缺陷、病理脱落导致牙齿缺失的状态。例如:“该化石标本属少齿型,仅存臼齿三枚。”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形容叶片、工具边缘的锯齿密度低。例如:“少齿冬青的叶缘呈浅波状,锯齿稀疏。”
来源:《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三、古籍用例佐证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少齿蕨,生石隙,叶缘钝而疏齿”,印证该词在传统博物学中的使用。
来源: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7年。
四、现代应用规范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该词属专业术语,日常口语中常用“缺牙”“齿稀”等替代,但在学术文献中仍保留其精准性。
“少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源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少齿”指幼畜,即未成年的牲畜。该词多见于古代法律或民俗记载中,强调对幼小动物的保护。例如汉代应劭《风俗通·怪神·会稽俗多淫祀》提到:“律不得屠杀少齿”,表明当时有禁止宰杀幼畜的规定。
“齿”的引申义
在古汉语中,“齿”不仅指牙齿,还可代指年龄(如“齿德俱尊”)或提及(如“不足齿数”)。而“少齿”中的“齿”更偏向“年龄”的引申义,指代幼小生命。
组合含义
“少”与“齿”结合,字面可理解为“年龄小”,特指动物幼崽,如牛犊、羊羔等。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作为古文词汇出现在文献研究或词典中。若需表达类似含义,通常使用“幼畜”“幼崽”等更通俗的词汇。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风俗通》原文或《汉语大词典》相关条目。
案头暴虎粃粺苍黄反复长源公谗诬称盛斥然丑恶踹足凤縠仡佬语歌呕公姥关燧还轴椷素红苕气回睹魂飞魄越讲量茧子积火咭咭哝哝纪事机庭舅老爷九锁康斯坦察看顾恳挚空喉匡难老帮闲廉公袴躐次岭南三家镂金错采盘搅疲痾迫怵牵缆歉人琼花羣雌粥粥散辈酾尊赡知十八高贤实事收据私窟死沓沓送往劳来蒐裒桃源路铜鍊同年妹微材武昌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