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聲的意思、商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聲的解釋

(1).五音中的商音。《文選·馬融<長笛賦>》:“ 易京 君明 識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 君明 所加孔後出,是謂商聲五音畢。” 李善 注:“笛本四孔, 京 加一孔於下,為商聲,故謂五音畢。”

(2).秋聲。《管子·幼官》:“聽商聲,治濕氣。”《文選·阮籍<詠懷詩>之十》:“素質遊商聲,悽愴傷我心。” 李善 注:“《禮記》曰:‘孟秋之月,其音商。’ 鄭玄 曰:‘秋氣和則音聲調。’” 元 邵亨貞 《摸魚子·吳門九日次魏彥文韻》詞:“商聲暗起鄰牆樹,觸景亂愁還聚。”《隨園詩話》卷十三引 清 宋樹穀 《立秋柬顧孝廉》詩:“萬竅商聲先蟋蟀,一年落葉又梧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聲是漢語傳統音樂理論中的重要概念,具有多重文化内涵,主要包含以下核心釋義:

一、音律學本義

指古代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中的第二音級。其聲調特征清越而略帶肅殺之氣,按五行學說對應秋季,故又稱“秋聲”。這一音階屬性在《禮記·月令》中明确記載:“孟秋之月,其音商”, 體現了古人将音律與自然節律相融合的哲學觀。

二、文學意象象征

在詩詞歌賦中,“商聲”常作為蕭瑟、悲涼情感的載體。因其對應秋日萬物凋零的時令,文人多借“商聲”抒發羁旅愁思或人生慨歎。如歐陽修《秋聲賦》以“商聲主西方之音”喻指肅殺秋意, 成為古典文學中标志性的悲秋意象符號。

三、曆史語義演變

商聲在曆代文獻中衍生出三重關聯含義:

  1. 樂器特質:特指音色凄清的樂器,如笛、箫等管樂,《文獻通考·樂考》載“商聲以清冽為體”;
  2. 方位屬性:按五行方位屬西方,《漢書·律曆志》稱“商,金也,位在西方”;
  3. 情感映射:成為“悲聲”的代稱,清代毛奇齡《西河詞話》評曲調時直言“商聲多怨”。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商聲"詞條釋義
  2. 《禮記·月令》節令與音律關系考釋(中華書局點校本)
  3. 《文獻通考·樂考》樂器音律篇(浙江古籍出版社)
  4. 中國古代樂律學體系研究(人民音樂出版社學術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商聲”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主要涉及古代音律和自然意象,具體解釋如下:

一、音律中的商音

  1. 五音之一
    商聲是中國傳統五音(宮、商、角、徵、羽)中的商音,對應現代音階中的“Re”音。據《文選·馬融<長笛賦>》記載,漢代音樂家京房為四孔笛增加一孔,使五音完備,新增的孔即為商聲。
  2. 文化象征
    商音在五行中屬金,常與秋季、西方等意象關聯,體現古代音律與自然、哲學的結合。

二、自然意象中的秋聲

  1. 季節關聯
    商聲被用來代指“秋聲”,源于《禮記》中“孟秋之月,其音商”的記載。古人認為秋天氣息肅殺,與商音的清冷特性相契合。
  2. 文學表達
    詩詞中常以商聲渲染秋意,如元代邵亨貞《摸魚子》中“商聲暗起鄰牆樹”,清代宋樹谷詩句“萬竅商聲先蟋蟀”,均借商聲表現秋景的蕭瑟與愁緒。

三、擴展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詩詞案例,可參考《禮記》《管子·幼官》等典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泉飽煖扁平足慘陰撐事熾彊串連船形屋楚界漢河黕煙電化教育滌瑕蹈隙低壓發痗防表芳躅分煙析産黃策子虎嘯風馳将勤補拙奸小蛟宮狡口獧薄矍駭軍書巨子冷局良國連聚粝粢論議鳥服盤道咆哮西風庖正片子輕裘肥馬磬子绮劄取譬人本院三景聲服剩餘産品身塔奢尚石璺率性睡伏書局熟泥舒散四睇穟穟淌湘讬陰聞名喪膽梧丘之首詳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