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抑的意思、裁抑的详细解释
裁抑的解释
(1).制止;遏止。《后汉书·党锢传序》:“是以圣人导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与,节其所偏。”《东周列国志》第五回:“主公若欲传位於 吁 ,便当立为世子。如其不然,当稍裁抑之,庶无骄奢淫佚之祸。”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二篇第四章:“在教职员固归咎于学生不良,欲裁抑之,而不知教职员之自身,已早以其不良之习气影响学生而潜化之矣。”
(2).制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举人勒停会试》:“今年署礼部事,侍郎 李廷机 上疏,谓举人在籍恣肆,作奸犯科,无法惩创,请将最不肖者,勒停会试,以示裁抑。上允之。”
(3).削减,抑损。 宋 苏辙 《乞裁损待高丽事件札子》:“臣欲乞凡馆待送遗并量加裁抑。”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 武帝 为了提高皇帝的威权,有意裁抑丞相的职权。”
词语分解
- 裁的解释 裁 á 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裁剪。裁缝。裁衣。对裁。 减除,去掉一部分:裁减。裁军。裁员。 决定,判断:裁判。裁夺(考虑决定)。裁决。裁度(?)。裁断。 安排取舍:体裁。别裁。独出心裁。 节制,抑
- 抑的解释 抑 ì 压,压制:抑制。抑止。压抑。抑强扶弱。抑扬(.音调的高低起伏;.沉浮;.褒贬)。 忧闷:抑郁。抑塞(?)。 文言连词(.表选择,相当于或是、还是,如“抑或”;.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如“多
网络扩展解释
“裁抑”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适用于政治、社会管理等语境。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用例:
1.制止、遏止
- 基本含义:指通过强制手段阻止某种行为或现象的发展。例如,古代统治者通过削弱权臣权力来维护皇权。
- 用例:
- 汉代为加强皇权,“裁抑丞相的权力”(《中国史稿》引例)。
- 《后汉书·党锢传序》提到“裁抑宕佚”,即约束放纵行为。
2.制裁
- 基本含义: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或约束。常见于古代科举制度中对舞弊者的处理。
- 用例:
- 明代侍郎李廷机上疏建议“勒停会试”以制裁举人中的不良行为。
3.削减、抑损
- 基本含义:减少或抑制某些利益、权力等,以达到平衡。例如财政或政策上的调整。
- 用例:
- 宋代苏辙提出“馆待送遗并量加裁抑”,主张削减对外交往的过度支出。
- 韩侂胄因权力过大被“裁抑”,以防止骄奢淫逸。
4.使用场景与延伸
- 政治领域:多用于描述权力制衡,如汉武帝削弱丞相职权。
- 社会管理:如约束群体行为(如《东周列国志》中限制公子吁的权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野获编》等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裁抑」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压制、控制或限制某种行为或情绪。下面是关于「裁抑」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裁」的部首是「衣」,总共有11个笔画。
- 「抑」的部首是「手」,总共有7个笔画。
来源:
「裁抑」一词源于古代汉语,表示通过剪裁或压制来约束某种行为或情绪。
繁体:
「裁抑」的繁体字是「裁壓」。
古时候汉字写法:
「裁抑」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并无明确的特定写法。
例句:
- 在处理矛盾时,我们应该适度「裁抑」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智。
-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裁抑」贪腐现象的蔓延。
组词:
裁减、裁决、抑制、抑郁
近义词:
镇压、遏制、约束
反义词:
放纵、宣泄、释放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