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搜括聚敛。《旧唐书·韦巨源传》:“ 巨源 屡践台辅,专行勾徵,废越条章,崇尚侵刻,树怨天下,剥害生灵,兆庶流离,户口减耗。”
“勾徵”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勾徵”意为搜括聚敛,主要指通过强制手段征收财物或资源,带有负面色彩。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提及,如《旧唐书·韦巨源传》中记载:“巨源屡践台辅,专行勾徵,废越条章,崇尚侵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旧唐书》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
勾徵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意为轻蔑、讽刺。它可以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态度、言论等不屑一顾,并带有嘲讽的意味。
勾徵的部首是力,共有16个笔画。
勾徵是出自《周易》中的一卦名,意为阴线占上方之意。它既可以解释为预兆吉凶的方式,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情或态度。
勾徵的繁体字是「勾徵」,和简体字形式一致,没有变化。
古代汉字写法中,勾徵的一种常见写法是「勾征」,在它的上方多加一横,形成「征」字的变体。
1. 他对那个自大傲慢的人一直保持着勾徵的态度。
2. 对于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他只能以勾徵的目光来回应。
1. 勾结:指暗中串通、勾结在一起,违背正义和法律。
2. 徵信:指调查验证情况,获取真实信息。
1. 嘲讽:指以调侃、讽刺的方式来揭示或表达对某人或事物的轻蔑。
2. 讥笑:指以言语或行为嘲笑、嘲讽他人,表达对其不屑或不敬的情感。
1. 赞赏:指对某人或事物表示认可、钦佩和赞叹。
2. 称赞:指对某人或事物表示衷心的赞美和崇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