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奇书的意思、三大奇书的详细解释
三大奇书的解释
(1).指 清 初之《历算全书》、《读史方舆纪要》及《南北史合抄》三书。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顾祖禹》:“世所称三大奇书,此(《读史方舆纪要》)其一也。其二则 梅文鼎 《歷算全书》、 李清 《南北史合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国初诸儒称 梅文鼎 《歷算全书》、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李清 《南北史合抄》为三大奇书。”
(2).指《水浒传》、《西游记》、《金6*瓶6*梅词话》三部长篇章回小说。
词语分解
- 三大的解释 .指道、天、地。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拟兹三大,宾是四门。歷试诸难,咸熙庶绩。” 吴兆宜 注引《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指君、父、夫。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书。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笔画数:; 部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三大奇书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三大奇书”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主流定义:
一、学术类三大奇书(清初)
指清代初期的三部重要学术著作:
- 《历算全书》(梅文鼎著):系统总结古代历法与数学成就的著作,涵盖天文、历法、算术等领域。
-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历史地理学巨著,详述中国历代疆域、军事地理和行政区划。
- 《南北史合抄》(李清著):整合南北朝历史的综合性史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二、文学类三大奇书(明代)
指三部长篇章回小说的合称:
- 《水浒传》(施耐庵):以农民起义为背景的英雄传奇,反映社会矛盾与侠义精神。
- 《西游记》(吴承恩):神魔小说代表作,融合神话、宗教与讽刺艺术。
- 《金瓶梅词话》(兰陵笑笑生):首部以市井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社会风貌与人性欲望。
补充说明
- 其他说法:部分资料提到上古三大奇书《山海经》《周易》《黄帝内经》,或民间奇书《鲁班书》《推背图》等,但权威性较低,多属非主流分类。
- 注意差异:个别文献误将《红楼梦》列入(如),实为混淆“四大名著”与“奇书”概念,需以主流定义为准。
如需扩展阅读,可参考汉典或《读史方舆纪要》相关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大奇书——来源与意义:
“三大奇书”是指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三本极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书籍,它们分别是《史记》、《论语》和《孙子兵法》。这三本书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地位,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重要位置,被广泛传播和研究。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大奇书”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三、大和奇。其中,“三”是数字,部首为“二”,笔画数为二;“大”的部首是“大”,笔画数为三;“奇”的部首是“大”,笔画数为四。
来源与繁体:
“三大奇书”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具体的出处和成型时间无法确切考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个词汇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价值的书籍。
在繁体字书写中,“三大奇书”的写法为「三大奇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略有不同。根据古代的书法规范,可以通过调整笔画的顺序和结构来变换字的形态。然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字的音、义和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例句:
这三本书被合称为中国文化的“三大奇书”,在古代被广泛传阅。
相关词语:
组词:奇书、奇迹、奇妙、三大名著。
近义词:三绝巨著、三绝书局。
反义词:平庸之书、无趣书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