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vin] 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能脱焉。弱之肉强之食。——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弱国被强国侵略。语本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弱之肉,彊之食。” 明 刘基 《秦女休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清 陈天华 《猛回头》:“今日的世界,什么世界?是弱肉强食的世界。” ********* 《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在这样‘弱肉强食’的情况下,‘生活’是终于不易保全的。”
“弱肉强食”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ruò ròu qiáng shí,其核心含义指自然界或社会竞争中,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该成语揭示了资源争夺中的残酷性,但也常被警示:人类文明应超越单纯的“弱肉强食”,追求更公平的秩序。例如,国际社会通过制定规则避免滑向完全依靠武力的状态。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古典用例或现代讨论,可参考汉典、百度百科等来源(如、4、6)。
《弱肉强食》是一个成语,意为弱者会被强者欺凌和吞噬的现象。它通过比喻动物世界中的强者追求优胜劣汰的食物链关系来形容人类社会中的残酷竞争和优胜劣汰。
拆分《弱肉强食》的部首和笔画如下:
- 弓(部首1,笔画3)
- ⺈(部首8,笔画9)
- ⺁(部首14,笔画5)
- ⺆(部首123,笔画4)
- ⺉(部首117,笔画11)
《弱肉强食》是一个来自于《论语》中的成语,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弱肉強食」。
古代汉字中,《弱肉强食》的写法略有不同,它以繁体字「弱肉強食」形式出现。
以下是几个使用《弱肉强食》的例句:
1. 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弱肉强食的现象,强者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2. 这个行业竞争激烈,只有适应了弱肉强食的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3. 战争是弱肉强食的典型表现,有时候只有胜利者才能留下来。
与《弱肉强食》相关的组词有:
1. 弱者
2. 强者
3. 食物链
4. 竞争
近义词:弱肉强食的近义词有「优胜劣汰」和「适者生存」。
反义词:弱肉强食的反义词是「和谐共处」和「互助合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