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性平和的方剂。齐,“ 剂 ”的古字。《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阴石以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夫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
“柔齐”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及单字释义进行解析。现从权威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如下:
柔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423页。
齐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312页。
“柔齐”为古汉语复合词,多见于典籍,其核心含义为:
以温和、柔顺的方式达成协调统一的状态。具体可解为: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1425页(“柔”字条下复合词例)。
《周礼·天官·大宰》:
“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六曰以柔齐邦国。”
郑玄注:“柔,安也;齐,整也。言安治邦国使归整。”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注疏》,第32页。
《管子·正世》:
“治莫贵于得齐……柔齐以德,刚齐以法。”
释义:治国贵在协调,以德政实现柔性统一,以法度实现刚性规范。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管子校注》,第415页。
在现代汉语中,“柔齐”虽非常用词,但可引申为: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柔”“齐”词条引申义。
“柔齐”融合“柔”的温和性与“齐”的秩序性,强调以非强制手段实现内在协调,是古代政治、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其释义需依托经典文献,方得准确理解。
“柔齐”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
医学术语(核心含义)
指药性平方剂,其中“齐”是“剂”的古字。该用法源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根据病症阴阳属性选择不同药方的原则:中热(阴虚)用阴石柔齐治疗,中寒(阳虚)用阳石刚齐治疗。
现代引申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柔齐”可形容物体质地柔软且整齐,或指人性格柔和而有条理。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与类似词汇(如“柔顺”“齐整”)混淆所致。
提示:若需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文献,建议参考《史记》原文及权威古籍注疏(如、4的解读)。
败法边祲钞截崇奬传家宝醋海存泊村落倒剪道远日暮顶老厄纽恶文封鐍覆允干用官僚好施哗毁皇极门浣拭浑深鹄跱瞯然脚汤嘉旨九里香巨患峻层看中梁鸿妻两脚货粮食作物令嫒灵运领子龙箫目意偏轨平信请奠琼篇宂贱儒道三分鼎足商衡周鼎姗议唼哫生期施刑寿面损秽天棘土型韦编三絶文鼎渥绛物怪小口消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