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远日暮”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指道路遥远且太阳即将落山,比喻任务繁重但时间紧迫,强调在有限时间内需完成大量事务的困境。
出自战国时期兵书《吴子·料敌》:
“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
(意为:第六种情况是路途遥远、天色已晚,士兵疲惫恐惧,饥饿却未进食,只能卸甲休息。)
该成语通过自然景象(路途+落日)隐喻现实压力,常见于文学或论述性文本,能生动传达紧迫感。例如:“改革已至关键期,道远日暮,容不得半分懈怠。”
《道远日暮》这个词是一个成语,形容话语范围远且时间已晚的意思。
段落2:拆分部首和笔画:道 (辶/80) 远 (辶/80) 日 (曰/4) 暮 (日/4,目/30,冖/14)。
段落3:来源:《道德经·第六十五章》中有一句:“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根据这句原文,“道”、“远”、“日”、“暮”组合成了这个成语。
段落4:繁体:道遠日暮。
段落5:在古时候,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并未改变。
段落6:例句:他的讲话内容已经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听之赏之,越发觉得《道远日暮》。
段落7:组词:道径远、道不拾遗、道听途说。
段落8:近义词:言之凿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段落9:反义词:言之不凿、言之不详、言之不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