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讫箓的意思、讫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讫箓的解释

亦作“讫录”。谓天命已终。亦指已终止的天命。 明 李东阳 《丁氏半山亭铭》:“金卯讫籙,旋为典午,河山犹在,俛仰千古。” 章炳麟 《魏武帝颂》:“所以承炎 刘 之讫録,尸中原之魁柄。”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讫箓”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讫箓”读作qì lù(),由“讫”和“箓”二字组成:

二、详细释义
该词有两种核心含义:

  1. 指天命终结:常用于描述朝代更迭或政权终结,如明代李东阳《丁氏半山亭铭》中“金卯讫籙,旋为典午”,暗喻汉朝天命终止;
  2. 泛指事情完成或终结:强调某事已彻底结束,不再延续。

三、使用场景
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文评论,例如章炳麟在《魏武帝颂》中用“讫録”描述继承汉室天命。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四、相关拓展
“讫”在文言文中单独使用时,还可表示“始终”“到……为止”等含义,如《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饭讫而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及李东阳、章炳麟的原文(来源:、2、3、4、5)。

网络扩展解释二

《讫箓》的意思

《讫箓》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结束、终结”。它常用来表示某个事物或行为的终止或圆满完成,传达一个活动或状态结束的含义。

拆分部首和笔画

《讫箓》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讠”和“竹”。其中,“讠”是在《说文解字》当中作为“言”的异体,表示与语言、言论有关的意义;而“竹”表示与竹子、书写有关的意义。

在五筆畫的簡體字中,《讫箓》被拆分為兩個筆劃,分別是「讠」(让字底部那两划加一点)和「竹」。

来源和繁体写法

《讫箓》这个词的来源并不明确。在古代文献中难以找到确切解释。同时,《讫箓》并没有繁体写法,因为繁体字在「讫箓」周围没有出现或定型,所以并没有相应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在《讫箓》这个词的字形中使用了不同的写法,可以是「止竹」、「㶧」、「㪚」、「竎几」等。这显示了古代人们对这个词的书写方式较为灵活,没有统一的规定。

例句

1. 毕业典礼是大学时光的讫箓。

2. 他的告别演唱会是他音乐事业的讫箓。

组词

1. 讫期:指一段时间的结束或终结。

2. 讫职:指结束或离职。

近义词

结束、停止、终结、终止。

反义词

开始、启动、开展、进行。

别人正在浏览...

饱谙世故厕马出告反面储具藂棘登等琱瑑栋折榱崩夺胎换骨阿旁风险资金分节分散主义分支符醮更选闳邃慌做一团华裔冱冥假居骄结衔机灌久持九子铃绝调君器军团客耕溃师阔笑嫪毐联续吏术龙生九种喷薄欲出贫衿潜顿窃钩窃国穷侈极奢秋伏任堪槮梢善秀奢放射鬾圣林柿子金庶类输志四统四虚凸版退落外门五反无远乡调橡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