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浮屠的意思、七级浮屠的详细解释
七级浮屠的解释
见“ 七级浮图 ”。
词语分解
- 七的解释 七 ī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共七次,称“做七”。 笔画数:; 部首:一; 笔顺编号:
- 浮屠的解释 亦作“ 浮图 ”。.佛教语。梵语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於 月氏 ,脩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 注:“浮图,即佛也。”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
专业解析
七级浮屠释义
一、基本含义
“七级浮屠”指佛教中七层高的佛塔。“浮屠”为梵语“Buddha”(佛陀)或“Stupa”(佛塔)的古译,后特指佛塔建筑。据《汉语大词典》记载,“七级”即七层,象征佛教修行中从凡夫至成佛的七个阶段,体现功德圆满之意。此类佛塔多用于供奉舍利、经卷或高僧遗物,是佛教信仰的重要载体。
二、建筑与文化象征
佛塔层数在佛教中具特殊寓意:
- 层级与修行关联:七层对应“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舍),代表修行者逐步解脱的阶梯。
- 建筑形制:七级浮屠多为八角形楼阁式塔,每层设龛供奉佛像,塔顶常置相轮、宝珠,如西安大雁塔即为典型七层砖塔(初建时为五层,后改建为七层)。
三、谚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解析
此谚语强调慈悲救人的功德远超建造佛塔:
- 佛教伦理基础:佛教视生命为最高价值,“不杀生”为首戒,救人符合菩萨道精神。
- 功德比较逻辑:建造七级佛塔需耗费巨资与人力,属大福德之事;但救人直接护持佛法珍视的生命,功德更为殊胜。该观念源于汉传佛教对“善业”的诠释,后融入民间道德训诫。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浮屠”词条释义及佛教文化引申义。
- 《佛教建筑概论》(中国佛学院教材):佛塔层级象征体系与建筑规制。
- 《中华谚语大辞典》(中华书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源流与宗教伦理阐释。
网络扩展解释
“七级浮屠”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浮屠”是梵语“stupa”的音译,指佛塔。七级浮屠特指七层佛塔,在佛教中被视为最高等级的佛塔形制,象征圆满与神圣。
二、文化内涵
- 功德象征:建造七层佛塔被认为具有极大功德,但佛教经典强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突显生命价值高于物质供奉。
- 数字意义:佛教中“七”代表完整与神圣,如七宝、七重天等,七层结构暗含修行圆满之意。
- 建筑演变:佛塔起源于印度,最初用于供奉舍利,传入中国后发展出木塔、砖塔等形式,七层结构多见于唐宋时期。
三、延伸用法
该词后来衍生为成语,比喻某领域达到极高成就,如“他在医学界的造诣堪称七级浮屠”。
知识扩展
“浮屠”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东汉佛教传入后与中国文化融合,形成独特的佛塔建筑体系。
别人正在浏览...
闇练跋距便势谗凶醇善词级当成豆凑端匀遁藏鹅经二童一马饭匕俸米风文汾阴鼎膏润固氮悍怒寒松豪吹贺份黄老君继述俊补亢见课较跨轹矿体老东两形连枝比翼乱体麦畦蛮絃棉网描绣南杂剧弄不清配当彭魄偏死辟支佛且可青磷弃瑕全和桑穣圣诲水程宿歇天兵天将忝辱恸切湍悍托架猥士无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