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 曾子 居 衞 ……三日不举火,十年不製衣,正冠而絶缨,捉襟而肘见,纳屨而踵决。” 唐 王维 《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
“牵衣肘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详细解释如下:
拼音:qiān yī zhǒu jiàn
字面意思:牵动衣襟时,胳膊肘便露出来。
引申义: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连基本衣着都难以遮掩身体()。
源自《庄子·让王》篇,记载曾子(曾参)在卫国时的贫困生活:
“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意为:曾子穷得三天不生火做饭,十年未做新衣,整理帽子会拉断系带,一扯衣襟就露出手肘,穿鞋则脚跟外露。)
《牵衣肘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紧紧扶住一人的衣袖,以方便一起看见某件事物或者明白某种情况。
《牵衣肘见》可以拆分为:牛(⺧)、持(扌)、月(⺼)、⺻、见(⺊)五个部首。
它的总共有17画。
《牵衣肘见》最早出现在《史记·卜者列传》中,形容占卜时,太史公拉着卜者的衣袖,以便更好地观察卜辞,得到正确的预测。
《牵衣肘见》的繁体字为「牽衣肘見」。
在古代,「牵衣肘见」的写法略有不同。其中「牵」使用了「⺧」部,而「见」是由「⺊」和「卩」组成。
他对我说他看到了一只稀有的鸟,于是我迫不及待地牵衣肘见。
牵头、牵线搭桥、牵强附会
拉着衣袖见、携手观看
自行其是、各自为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