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宝幢的意思、宝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宝幢的解释

(1).以宝珠装饰的幢竿。《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於阶道侧竪诸宝幢,无量宝幡悬其幢头。”

(2).幢幡,幢旗。《西游记》第九五回:“ 孙大圣 厉声高叫道:‘ 天竺 陛下,请出你那皇后嬪妃看者。这宝幢下乃月宫 太阴星君 ,两边的仙妹是月里 嫦娥 。’”

(3).即经幢。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天东长白大宝幢,天河发源导三江。有木蔽映出朝阳,云谁巢者雏凤凰。”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二出:“脚根踹芦蒋叶黄,霎时到西方故乡,依旧嚼果筐雁王,遥望见宝幢法航。”

(4).佛教所称司乐的天神。《弥勒上生经》:“兜率天宫有五大神,第一大神名曰 宝幢 ,身雨七宝,散宫墻内,一一宝珠化成无量乐器,悬处空中,不鼓自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宝幢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随语境不同而有所演变,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佛教释义

    在佛教经典中,“宝幢”指代庄严的经幢或法幢,象征佛法威严。据《佛学大辞典》记载,宝幢为佛教八菩萨之一,又称“宝幢如来”,代表破除愚暗、开显菩提之德。其形象常以丝绸、珠宝装饰,用于寺院仪轨或法会,如《地藏菩萨本愿经》提及“宝幢罗网”为地狱众生指引光明。

  2. 道教释义

    道教文献中,“宝幢”多指法事仪仗中的华盖或旗帜。《道教文化辞典》载,宝幢以五色缯帛制成,绘有星斗、神兽图案,用于斋醮科仪中迎请神灵。宋代《云笈七签》描述其“高九丈,悬于坛场,以示通真达圣”。

  3. 古代仪仗释义

    作为皇家仪仗器物,宝幢见于《汉语大词典》释义:“以珍宝装饰的旗帜,帝王出行时所用。”如《宋史·仪卫志》记载,宋代皇帝卤簿中含“青龙、白虎宝幢”各一,以区分等级威仪。

  4. 文学引用

    古典文学中,宝幢常喻指璀璨景象。唐代李商隐《安平公诗》云“宝幢珠珞蒙纱笼”,形容灯火辉煌;《红楼梦》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亦有“金螭璎珞,玉凤宝幢”的描写,突显贵族气派。

网络扩展解释

宝幢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象征物,其含义和用途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与形态 宝幢又称法幢,是庄严佛菩萨的旗帜,外形为圆顶垂幔式,多由黄色或各色锦缎制成。其起源与古印度军旗相关,呈圆柱形不可曲张,藏语称“杰参”。

二、象征意义

  1. 佛法尊胜:象征佛陀教法的至高无上,比喻对治十一种烦恼的能力,包括戒、定、慧、解脱、大悲等。
  2. 宗教功能:在《观无量寿经》中描述为“四柱宝幢”,顶端饰有宝珠,缦带如天宫,体现神圣性。

三、宗教角色扩展

  1. 司乐天神:据《弥勒上生经》,宝幢是兜率天宫五大神之首,能化宝珠为乐器,象征天界妙音。
  2. 经幢形式:刻有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如金代元好问诗中提及的“大宝幢”,兼具艺术与宗教价值。

四、文学与艺术表现 在《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宝幢常作为天界场景的装饰,如第九十五回描述月宫太阴星君立于宝幢之下,突显其庄严属性。

宝幢融合了佛教教义、艺术形态与神话意象,既是实体法器,也是抽象的精神象征。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制作工艺或经典出处,可参考《大日经疏》《观无量寿经》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常守分榜舫班组八嵎背乡伯比布袜青鞋次息到家读数语句防嫌肥土竿头日上公拟光秃骨咄禄国交好吃懒做好打好相缓步代车黄絁寰域护身符子讲勖夹寨夫人饥火旌干噤害菫斟进奏厥弛蹶角亏教临谷龙幡虎纛龙门寺隆时迷丢答都密机牛眠地蟛蜞平伏扑鼻旗兵琼蕊泣下沾襟权署日甚一日勝負兵家之常神姿折戗食蓱顺气虒台四夷馆棠棣碑天狗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