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貪恡的意思、貪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貪恡的解釋

同“ 貪吝 ”。 漢 王充 《論衡·定賢》:“使穀食如水火,雖貪恡之人,越境而布施矣。”《周書·達奚武傳》:“ 武 性貪恡,其為大司寇也,在庫有萬釘金帶,當時寶之, 武 因入庫,乃取以歸。” 明 屠隆 《昙花記·衆生業報》:“自家 晉 朝 王戎 是也,一生貪恡,不捨一個錢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貪恡”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拼音與釋義
    拼音為tān lìn,意為“貪婪吝啬”,與“貪吝”同義。該詞結合了“貪”(貪求無度)和“恡”(同“吝”,吝啬)的雙重含義,形容既貪得無厭又吝于付出的品性。

  2. 文獻引證

    • 漢代王充《論衡·定賢》提到:“使谷食如水火,雖貪恡之人,越境而布施矣”,說明物質豐裕時,貪婪者也可能施舍。
    • 《周書·達奚武傳》記載其“性貪恡”,曾私取庫中寶物,體現具體行為。
    • 明代屠隆《昙花記》以晉代王戎為例,諷刺貪恡者“不舍一個錢兒”的極端表現。
  3. 近義詞與相關詞彙

    • 同義詞:貪吝(語義完全相同)。
    • 相關成語:黏恡繳繞(形容吝啬糾纏)、桀貪骜詐(貪婪狡詐)等。
  4. 注意點
    需與形近詞區分,如“貪惏”(tān lín,僅表貪婪)、“貪媢”(tān mào,貪利嫉妒)等。此外,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驗證。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例句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論衡》《周書》等原始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貪恡

貪恡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指的是貪婪、貪心、貪得無厭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貪恡的部首是貝,并且它是由13筆組成的。

來源

貪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在《說文解字》中,它被定義為“貪欲求得未得”的意思。

繁體

貪恡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貪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貪恡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在金文中,它的寫法類似于「大」,而在篆書中,它的寫法則比較像「口」和「支」的結合。

例句

1. 他對金錢財富的貪恡讓他失去了許多友誼。
2.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貪恡隻會帶來短暫的滿足,而不是真正的幸福。

組詞

1. 貪心:指過分渴望、追求物質財富的心态。
2. 貪婪:指對物質或權力極度的渴望,絲毫不滿足于現狀。
3. 貪財:指對金錢的極度追逐和追求。
4. 貪官:指************,以謀取私利的官員。

近義詞

近義詞是指與貪恡意思相近或相似的詞彙,如貪婪、貪心、貪官、貪財。

反義詞

反義詞是指與貪恡意思相反的詞彙,如厚道、寬容、節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