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隼旟的意思、隼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隼旟的解释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唐 刘禹锡 《泰娘歌》:“风流太守 韦 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宋 贺铸 《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 越 山青。”

(2).指代州郡长官。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郡守部下渔色御史将责之辞云未授官已前纳采》:“宜听隼旟之诉,难科渔色之辜。” 五代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每许亲朱履,多怜奉隼旟。”

(3).指帅旗。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权门灯宴》:“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铁鎧金戈,辖三千熊虎。”亦指将帅。《旧唐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传论》:“ 知节 志平国难,拜隼旟则致命辅君。”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隼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画有隼鸟的旗帜
    指古代州郡长官所建的仪仗旗帜,以隼(一种猛禽)为图案,象征权威与威仪。此义源自《周礼·春官·司常》记载:“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2. 指代州郡长官
    因隼旟为地方长官的标志,后引申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例如唐代白居易诗句“宜听隼旟之诉”中即用此代指官员。

  3. 象征帅旗或军事指挥权
    在军事语境中,隼旟也指代统帅的旗帜,如明代《运甓记》中“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即描述将帅的威严。


二、词源与用法


三、关联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隼”的生物学特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权威字典释义(如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隼旟 (sǔn yù) 这个词是指猎隼展翅凌空的姿态。隼旟共有12画,拆分部首为辶和⺍,辶表示走,⺍表示刀,表示刀走的意思。汉字隼 (sǔn) 指一种鸟类,一般指猎隼;旟 (yù) 指旗帜、旗帜上的图案,表示隼在旗帜上的形象。隼旟合起来表示猎隼在旗帜上飞翔的意象。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古代文人喜欢以自然景物和动物来形容人物的风姿和气质。猎隼是一种快速猎食的猛禽,展翅飞翔时的姿态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隼旟成为形容人物威武、英俊的诗词常用句式。 隼旟在繁体字中写作 "隼旟",没有变化。 隼旟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是 "隼旟",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隼的 "隹" 部以附加的 "⿷囧友" 结构代替,其中 "囧" 表示眼睛, "友" 表示众多的鸟类,表示隼是一种多眼的鸟。而旟的 "㒼" 部以附加的 "㒼" 结构代替。 - 范例句子一:他站在山巅,隼旟般的英姿让人赞叹不已。 - 范例句子二:他挥舞着隼旟般的长枪,在战场上如入无人之境。 组词:隼翔(sǔn xiáng)、旟帜(yù zhì)、隼眼(sǔn yǎn) 近义词:翱翔、翱飞、翔鹤 反义词:墨守成规、束手束脚 文章要求完成,希望能帮到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