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隼旟的意思、隼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隼旟的解释

(1).画有隼鸟的旗帜。古代为州郡长官所建。语本《周礼·春官·司常》:“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唐 刘禹锡 《泰娘歌》:“风流太守 韦 尚书,路傍忽见停隼旟。” 宋 贺铸 《玉京秋》词:“蜡屐纶巾,羽觴象管,且追随、隼旟行乐。” 清 姚鼐 《答孙补山中丞》诗之二:“鸿翼久迴春水白,隼旟重向 越 山青。”

(2).指代州郡长官。 唐 白居易 《得甲为郡守部下渔色御史将责之辞云未授官已前纳采》:“宜听隼旟之诉,难科渔色之辜。” 五代 齐己 《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诗:“每许亲朱履,多怜奉隼旟。”

(3).指帅旗。 明 吾丘瑞 《运甓记·权门灯宴》:“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铁鎧金戈,辖三千熊虎。”亦指将帅。《旧唐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传论》:“ 知节 志平国难,拜隼旟则致命辅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隼旟的详细释义

“隼旟”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隼”和“旟”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1. 字义构成与核心含义:

    • 隼 (sǔn): 指一种凶猛的鸟,即鹞鹰或游隼。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勇猛、迅捷或刚烈。《汉语大词典》解释“隼”为“鸟名。又名鹘。鹰类中最小者,飞速善袭”。
    • 旟 (yú): 指古代的一种军旗,上面绘有鸟隼的图案。《说文解字》释“旟”为“错革鸟其上,所以进士众。旟旟,众也”,意指画有疾飞鸟隼的旗帜,用以激励士卒前进。
    • 合成义: “隼旟”字面意思即为“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在古代,这种旗帜是州郡长官或军事将领出行时的仪仗旗帜之一,是其身份和职权的象征。《汉语大词典》明确解释“隼旟”为“画有隼鸟的旗帜。古时诗文中常用以指代州郡长官”。
  2. 引申义与象征意义:

    • 指代州郡长官: 由于“隼旟”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如刺史、太守)的标志性仪仗,因此在诗文中常被用作州郡长官的代称。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就有涉及。
    • 象征威仪与权柄: 旗帜上的隼鸟象征着勇猛、迅捷和威严,因此“隼旟”也代表着地方长官的权威、尊严和治理一方的责任。
    • 形容旗帜高扬: 有时也直接用来形容绘有隼鸟的旗帜高高飘扬的样子,带有庄严、显赫的意味。
  3. 典故与文学应用: “隼旟”一词的意象可追溯至《诗经·小雅·六月》中的“织文鸟章,白旆央央”,虽未直接出现“隼旟”,但描述了旗帜上绘有鸟隼图案(鸟章)的鲜明形象(白旆央央),后世的“隼旟”概念即由此发展而来。在历代诗文中,文人常用“隼旟”来指代或颂扬地方长官。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宋代诗人苏轼等人的作品中都曾使用过这个意象。

总结来说,“隼旟”本义指绘有隼鸟图案的旗帜,是古代州郡长官的仪仗之一,后成为州郡长官的代称,象征着其威仪、权柄和地方治理之责。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隼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画有隼鸟的旗帜
    指古代州郡长官所建的仪仗旗帜,以隼(一种猛禽)为图案,象征权威与威仪。此义源自《周礼·春官·司常》记载:“鸟隼为旟,龟蛇为旐……州里建旟,县鄙建旐”。

  2. 指代州郡长官
    因隼旟为地方长官的标志,后引申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例如唐代白居易诗句“宜听隼旟之诉”中即用此代指官员。

  3. 象征帅旗或军事指挥权
    在军事语境中,隼旟也指代统帅的旗帜,如明代《运甓记》中“隼旟虎帐,拥百万貔貅”即描述将帅的威严。


二、词源与用法


三、关联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隼”的生物学特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权威字典释义(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石道人鼻亭山波喳不关藏拙差择成布出玖佽助簇辇黨梅地窖垌田端布度量衡多次法制奉时偾师勾卒呙堕髻烘堂花霾脖子黄楚楚呼嘘蹇驴极点结茆结体金闪闪久慕辑志协力拘检鞠视开山教主冷面孔露胆披诚脉口马质秘册磨形炼性目睭配额朴猪芘苤洽闻强记轻雷青屏青衣节级容迹荣膴神仙吏泰液題名録万石惋怒襄点先妾线毯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