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岐阳之蒐 ”。
“岐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í sōu(注音:ㄑㄧˊ ㄙㄡ),其含义与历史典故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岐蒐”是“岐阳之蒐”的简称,指周成王在岐山南面举行的一次大规模狩猎活动。
历史背景
周成王是西周第二位君主,此次狩猎可能兼具政治象征与军事训练的双重意义。岐山作为周王朝的根基之地,此类活动或为彰显王权、巩固统治。
《岐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岐”是指道路的岔路口, “蒐”是指收集、搜集的意思。结合在一起,意思就是在岔路口寻找、搜索。
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山”和“艹”,而总笔画数为17画。
“岐蒐”这个词来源于古代,出自《尚书•虞诰》:“深蒐德行,答問岐阻。”意思是要深入搜集人们的德行,回答各种岔路口的问题。后来,这个词逐渐衍化为寻找、搜索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岐蒐”的写法是「岐蒐」。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较为繁复,字形有所差异。在古代的金文、篆文和楷书中,字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上字的结构与现代汉字相似。
以下是一些使用“岐蒐”这个词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与“岐蒐”相关的其他词语:
组词:岐路、蒐集、蒐寻、岐点
近义词:探索、寻找、搜索、追寻
反义词:固守、死守、不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