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罚觥的意思、罚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罚觥的解释

犹罚爵。 宋 梅尧臣 《饮韩仲文家》诗:“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罚觥"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罚"与"觥"组合而成,特指古代礼仪场合用于惩戒饮酒者的礼器。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最早见于《礼记》记载,其内涵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字源释义 "罚"字从网从言,甲骨文象形为以刀断丝,引申为惩戒之意(《说文解字》卷七)。"觥"字从角从光,《尔雅·释器》注"觥,角爵也",原指犀牛角制作的酒器,后演变为青铜礼器(《周礼·考工记》郑玄注)。

二、礼制功能 在周代燕射礼中,罚觥用于规范饮酒仪节。《仪礼·乡饮酒礼》载:"司正升受觯,适阼阶上北面,坐奠觯,退共,少立,坐取觯,不祭,遂饮,卒觯,兴,坐奠觯,遂拜,执觯兴,盥洗,北面坐奠觯于其所,退立于觯南。"此处的觯即为罚觥前身,具有监督礼仪执行的功能。

三、器物形制 《礼记·内则》郑玄注明确:"觥,罚爵也,以兕角为之。"考古发现印证,商周时期罚觥多呈牛角状,纹饰包含饕餮、云雷等礼制符号,容积约合今300-500毫升,大于常规酒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青铜器通论》)。

四、文学意象 《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的记载,佐证了罚觥在先秦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疏解:"觥大七升,以兕角为之,罚有过之爵。"说明其作为惩戒工具的文化属性。

五、礼法融合 《周礼·天官·酒正》记载:"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结合《唐律疏议·杂律》对宴饮失仪的处罚条例,可见罚觥作为礼法合流的具体物证,承载着古代"寓刑于礼"的治理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

“罚觥”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宴会或酒席中的惩罚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罚觥”指以酒杯罚酒的行为。在古代宴会上,若有人违反礼节或游戏规则,主持人会要求其饮酒作为惩罚。这一习俗兼具警示和娱乐功能,常见于文人雅集或社交场合。

2. 词源与结构

3. 文学例证
宋代梅尧臣在《饮韩仲文家》诗中写道:“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生动描绘了因醉酒失态被多次罚酒的情景。这一用例表明“罚觥”不仅是惩罚手段,也常用于诗词创作中以烘托氛围。

4. 文化背景
古代酒宴常通过行酒令、赋诗等活动助兴,“罚觥”规则既维持秩序,又增加趣味性。被罚者需即兴作诗或饮酒,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社交传统。

总结
“罚觥”是融合礼仪与娱乐的古代习俗,其核心是通过罚酒实现惩戒与互动。该词多见于宋代诗词,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在研究传统文化时仍有参考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摆谈别具一格避节并世无两参议会城脚重叠冲远单干户大庆大权在握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度籙二生凡尔赛和约敷愉工薪族官粟寒尘鸿惊华蕚怀空讲会曒日金刀精励金衣丹谨职两性鳞翅目落锁慢客磨心墓圹配偶漰泙辟头钱缗悄默声乞抽扢叉青尘侵蔑绮襦纨袴戚颜帬帽任免讪疵时点时网水晶盐水区松衣淘沙取金天竹廷评忘年之好无计可奈物论卸顶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