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十望的意思、十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十望的解释

唐 开元 中,定州的等级,除京师附近的四州为四辅外,其余依次为:六雄,十望,十紧及其他上、中、下州。十望,指 宋 、 亳 、 滑 、 许 、 汝 、 晋 、 洺 、 虢 、 卫 、 相 等十州。《旧唐书·韦处厚传》:“及 处厚 秉政,復奏置六雄、十望、十紧、三十四州别驾以处之,而清流不杂,朝政清肃。”参阅《通典·职官十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十望”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解析:

一、本义指唐代行政地理概念

“十望”是唐开元年间划分的十个重要州级行政区,属于仅次于“十道”的次级地理单位。据《汉语大词典》记载,此概念形成于盛唐时期,最初包括宋州、亳州、滑州、许州等十州。这些州郡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在赋税征收和行政管理上享有特殊地位。《辞源》指出,安史之乱后该制度逐渐被“十道”体系取代,但仍作为历史地理术语沿用至宋代。

二、引申为富庶地区的代称

明清文献中,“十望”衍生出泛指物产丰饶之地的含义。如《明史·食货志》用“十望之地”形容江南漕运枢纽,清代方志中亦出现“此乃十望之邑”描述商业重镇。这种用法突显了词汇从具体行政区划向抽象经济概念的演变轨迹,反映汉语词汇随社会变迁产生的语义扩展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十望”是唐代开元年间对地方州级行政区划的一种等级划分,属于唐代州郡管理制度中的重要概念。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十望”指唐代除京师附近“四辅”外,地方州级行政区划的第二等级,位列“六雄”之后、“十紧”之前。这一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实力或军事重要性。

2.具体州名

根据《旧唐书》等文献记载,“十望”包括以下十州:

3.历史背景

唐代通过“四辅、六雄、十望、十紧”等分级加强地方治理,其中“十望”州的官员选拔更为严格,需兼顾能力与出身,以保障地方行政效率。

4.文学引用

明代诗词中曾用“拔十望得五”比喻选拔人才,侧面反映“十望”在历史语境中的影响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可参考《通典·职官十五》或《旧唐书》相关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北西厢避穽入坑不可移易残存长圆雠覆创滙除灭出于鉏治村歌社鼓地漏鼎新讹诈反鼻防拟丰甘腹笑棺函海客乘槎黑白不分候府将养家世鸡鸣犬吠巨着阔朗理戎励志买结蛮貃末工暮鼓嗫吺腻理洴淜倩俏洽色清纯攘剔涩笔晒坪山灵神容石芒授能疏嫌铜省同义词頽响橐驰宛约未暇温室效应无所畏忌显赫人物消遥自在斜倚西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