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giarize] 涕唾:鼻涕和唾沫。比喻因袭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仆之《诗辨》…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宋· 严羽《沧浪诗话·答关景仙书》
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宋 严羽 《沧浪诗话》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僕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亦作“ 拾人唾涕 ”、“ 拾人唾餘 ”。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集录三》:“ 胡元瑞 评诸家云: 欧陈 率是记事…… 刘贡父 滑稽渠率; 王直方 拾人唾涕。” 梁启超 《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后,拾人唾餘。”
“拾人涕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批评缺乏原创性的行为,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这一成语生动反映了中国文化中对原创性的重视,常用于提醒人们避免盲目追随,鼓励独立思考。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描述。
拾人涕唾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追随别人的泪水和唾沫,比喻追随别人或追求别人所产生的利益。
拾人涕唾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手部(扌)和水部(水),总共有15画。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江湖小说《警世通言》中,形容一个人为了获得他人的恩宠而出卖自己的原则和道义。
拾人涕唾的繁体写法是拾人涕唾。
在古代写法中,涕字的“母”字旁被写成“歹”字旁,即拾人涕唾的写法为拾人泪歹唾。
他总是追随有权势的人,拾人涕唾以图一时之利。
拾人涕唾没有特定的相关词组,但可以和其他成语或词语组成句子,如拾人牙慧、拾人牙慧等。
与拾人涕唾意思相近的成语有拜金主义、趋炎附势、跟风行事、阿谀奉承。
与拾人涕唾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守正不阿、心如铁石、有志者事竟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