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蚕丝的意思、蚕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蚕丝的解释

[natural silk] 家蚕为结茧而吐的丝,可用来纺织绸缎

详细解释

(1).蚕吐的丝。 南朝 陈后主 《梅花落》诗之二:“雁声不见书,蚕丝欲断絃。”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二:“蚕丝尽输税,机杼空倚壁。”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它如以马尾,以蚕丝,纷纷卒莫能定。”

(2).羹名。 宋 苏辙 《己丑除日》诗之二:“梅柳任教脩故事,蚕丝聊与祝新年。”原注:“乡人以餳蜜和麪象梅枝柳叶,又以肉杂物为羹,名之曰蚕丝。”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蚕丝是由桑蚕(学名:Bombyx mori)幼虫吐丝结茧时分泌的天然蛋白质纤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蚕丝是"蚕吐的丝,主要用来纺织绸缎",《汉语大词典》进一步将其描述为"蚕在结茧时吐出的细长丝状物,具有光泽和韧性"。

从形成过程来看,蚕丝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两种蛋白质。根据《中国丝绸文化》记载,蚕丝的形成需要经过幼虫连续3-7天、每分钟7-8次的"∞"字形吐丝动作,整个过程约吐出1000-1500米连续长丝。明代《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凡蚕既登簇,即盐卤不熏,自能吐丝结茧"的传统工艺。

在历史文化层面,《礼记·月令》记载了"季春之月,蚕事既登,分茧称丝"的古代蚕事制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蚕丝"气味甘平无毒,煮汤治消渴,疗妇人工匠血露"的药用价值。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经典诗句,更将蚕丝提升为中华文化中奉献精神的象征符号。

现代纺织工业中,蚕丝因其独特的三角形纤维截面结构,具有其他纤维难以比拟的光泽度和亲肤性。根据《纺织材料学》数据,优质蚕丝纤度约为2.5-3.0旦尼尔,断裂强度达3.5-4.0克力/旦。中国丝绸协会2024年统计显示,全球生丝年产量约18万吨,其中中国占比超过80%,主要产区集中在浙江、江苏、四川三省。

网络扩展解释

蚕丝是由家蚕(主要为桑蚕)结茧时分泌的绢丝液凝固而成的天然蛋白质纤维,属于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形成
    蚕丝是熟蚕通过体内绢丝腺分泌的丝液接触空气后凝固形成的连续长纤维。每只蚕约需60小时吐出长达1.6公里的丝,最终结成蚕茧。其主要成分为丝素(75-80%)和丝胶(20-25%),两者均为蛋白质,外层丝胶保护内部的丝素纤维。

  2. 分类与特性
    蚕丝按来源分为桑蚕丝、柞蚕丝等,其中桑蚕丝因质地轻柔、透气吸湿性强被誉为“纤维皇后”。其结构由两根纤维并排组成,具有天然光泽和柔滑触感,常用于高端纺织品和蚕丝被制作。

  3. 历史与文化
    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相传黄帝之妃嫘祖始创养蚕缫丝技术。甲骨文中已有“丝”字及相关记载,蚕丝在古代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唐代柳宗元诗句“蚕丝尽输税”反映了其作为赋税物资的历史背景。

  4. 其他用途
    宋代文献记载,“蚕丝”曾作为一种以肉类和蜜糖制成的羹名,但此用法较为罕见。现代则主要应用于纺织、医疗敷料等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拜笺贬损参用草稾抄刼车辆陈情表春人脆管打夜狐地下室愕异防旱纷纷攘攘伏閤福善祸淫共进会官里珩磨鹤列见便简单化嶕峣计穷智短具僚峻健军佐据轼趷踔苦刑莅莅梨霜龙阵风骂人马熊密椟婗子僻语齐德启扃全才铨总闰变绳套折实使力市盈率私合死巷太甲条鬯同心一意頽瘁推枯折腐讬号五花官诰瞎摸合眼萧氏下死手膝行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