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充诎的意思、充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充诎的解释

亦作“ 充倔 ”。得意忘形貌。《礼记·儒行》:“儒有不陨穫於贫贱,不充詘於富贵。” 郑玄 注:“充詘,喜失节之貌。” 孔颖达 疏:“言虽得富贵,不喜欢失节。”《楚辞·九辩》:“蹇充倔而无端兮,泊莽莽而无垠。”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是以俟扶摇而登苍霄者,不充詘於蓬蒿之杪。” 宋 陈亮 《祭郑景元母夫人文》:“不充詘於崔嵬,无几微於蹭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元稹》:“人必劳饿空乏,而后无充詘之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充诎”是一个文言词汇,读音为chōng qū(ㄔㄨㄥ ㄑㄩ),由上下结构的“充”和左右结构的“诎”组成。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词义

  1. 得意忘形而失去操守
    指因过度欢喜或自满导致行为失节,失去原有的节制或原则。例如《礼记·儒行》中提到:“儒有不陨获于贫贱,不充诎于富贵”,意为真正的儒者不会因贫贱而沮丧,也不会因富贵而得意忘形。

  2. 引申为“自满而失去节制”
    如宋玉《九辩》中“蹇充诎而无端兮”,形容因自满导致行为无节制。


经典文献中的用例


现代使用与辨析


“充诎”强调因情绪(如得意、自满)导致的行为失控,常见于儒家经典和史书,体现传统文化中对“节制”品德的重视。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礼记》《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充诎》的意思

《充诎》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充满诡计、谎言或欺骗。

拆分部首和笔画

《充诎》包含两个部首,分别是兀(兄)、讠(言),其中兀部表示“一些人集合在一起的样子”,讠部表示“与说话相关的事物”。

拆分《充诎》的笔画是12画,由于涉及繁体字的字形,根据简化字规范,它的组成笔画在简化前也是12画。

来源

《充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北冥神灵录》一书中,传说是古代有一位聪明智慧的人,他对别人说话总是充满诡计和谎言,因此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这种人的行为。

繁体

《充诎》的繁体字形为「充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充诎》在古代的写法为「充詫」。

例句

1. 他总是充诎地说话,不可信任。

2. 那个骗子用充诎的手法骗取了很多人的钱财。

组词

充血、充实、诈骗、诲人不倦。

近义词

欺骗、诡计、谎言。

反义词

真实、诚实、坦诚。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