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ate monopoly for marketing;unified marketing] 国家统一对某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物资进行有计划的销售
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销售。
统销(tǒng xiāo)是汉语中的一个经济学术语,特指国家对特定商品实行统一收购和统一销售的计划经济政策。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性:动词
释义: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重要物资(如粮食、棉花等)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分配和销售的制度。该政策旨在保障民生需求、稳定市场价格,并实现资源集中调配。
统销制度主要实施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其核心特点是:
该政策与“统购”制度(如粮食统购统销)紧密关联,共同构成计划经济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框架。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统销制度已逐步取消。但术语仍用于:
权威来源参考: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纂,商务印书馆出版,对“统销”的定义明确指向国家统一销售政策。
查看词条释义(注:链接为商务印书馆官方词条示例页)
《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著,系统梳理统销制度的历史背景与演变(第三章第二节)。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政策解读
官网“历史沿革”栏目简述统销制度在粮食安全体系中的角色及改革历程。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学术著作及政府文献,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历史语境完整性。
“统销”是“统一销售”的简称,指国家通过计划手段对重要物资进行集中管理的销售模式,主要应用于计划经济时期。以下是详细解释:
统销指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物资(如粮食、棉花、油料等)实行有计划的统一销售。其核心是通过国家垄断销售渠道,控制价格与分配,典型如1953-1985年中国实施的统购统销政策。
在非计划经济领域,“统销”可泛指企业通过统一渠道集中销售产品的商业模式,以提高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可参考二轮复习历史概念(来源)。
阿监本息飙欻秉鞭拨闷豰觫策学澄滤地中发背沸脣風和日暖扶行狗尿苔构意管隰过则遑遽皇师浑球魂亡胆落霍地茧栗剑士狡犬叫应计不反顾絶影恳苦款至涖涖旒翣笼利马齿苋嫚辞盲明蛮里门下士硇洲暖坐跑楼偏国轻歌慢舞七月半期战三头两日山琛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沈垽手烛桃羞李让挑招同案犯头童齿豁秃颅为什麽温故想开献旗席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