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摄的意思、通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摄的解释

统摄;管辖。《元史·刑法志一》:“诸额课所在,管民正官董其事,若以他故出,次官通摄之。”《明史·外国传三·日本》:“但海寇出没无常,两地官弁不能通摄、制御为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通摄是汉语音韵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宋元时期韵图对《切韵》音系韵母进行的归类之一,属于“十六摄”系统中的一摄。其核心含义是统摄发音相近的韵部,主要包含“东、冬、钟”三个韵系(以平声韵目为代表,实际包含相应上去入声韵)。该摄的字在中古音中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主要元音和韵尾特征,具体表现为:

  1. 韵部构成:通摄主要包含《广韵》中的东韵(一等和三等)、冬韵(一等)、钟韵(三等)。这三类韵的韵尾均为舌根鼻音[-ŋ],主要元音为后元音(如[o]、[u]或相近音值)。
  2. 音韵特征:
    • 韵尾:所有通摄字的韵尾都是鼻音[-ŋ](阳声韵)。
    • 主要元音:主要元音为后、圆唇元音(如东韵一等拟音为[uŋ],东韵三等、钟韵拟音为[ɪuŋ]或[iwoŋ],冬韵拟音为[oŋ])。
    • 等呼:包含一等(东韵一部分、冬韵)和三等(东韵一部分、钟韵)。一等韵无[i]介音,开口度较大;三等韵有[i]介音,开口度较小。
  3. 历史演变与作用:通摄的概念源于宋代等韵图(如《韵镜》《七音略》),目的是简化韵书(如《切韵》《广韵》)中繁复的韵目系统,将发音相近的韵合并归类,便于展现反切所代表的音节结构及语音系统。研究通摄有助于理解中古汉语的韵母系统及其到近代、现代汉语(如普通话、各方言)的演变规律。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通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统摄、管辖,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职或职责的代理与管理。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用例

3.延伸解析

4.权威来源

“通摄”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职的代理管辖,强调全面掌控与协调,现代用法较为罕见且多具比喻性。

别人正在浏览...

安安稳稳傍支榜字便秘变口边敛璧海并闻簿案不三不四成败兴废抽导雠冤箠挞鹑居鷇饮丹钥道德规范得人心地变动人心魄额骨反目粪筐公宇鬼州衮衮诸公裹首肌腱镜鼻积生机行絶影具领课蒙宽譬厉精更始鳞次靦颜人世迷识幕殿南雷女妻潜客七孔鍼青袍乌帢清商奇嶷秋引瓤子上愚搧惑神要寿命松鹤逃田惕伤妄口吾匹相表谢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