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其言观其行的意思、听其言观其行的详细解释
听其言观其行的解释
[listen to what a person says and watch what he does;take note of sb.'s words but judge him by his deeds] 听一个人说什么,又看他做什么,常有“不仅要听他说的,更重要的是看其做的如何”的含义
专业解析
“听其言观其行”的汉语词典释义
“听其言观其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判断一个人,不能只听他说的话,更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 它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指出真正的了解和评价需要结合言语表达和实际行为来综合考量。
-
字面与结构解析:
- 听其言: “听”指听取、聆听;“其”指代某人;“言”指言语、所说的话。即“听取他说的话”。
- 观其行: “观”指观察、察看;“其”指代某人;“行”指行为、行动、所作所为。即“观察他的行为”。
- 整个成语由两个动宾结构并列组成(听言 + 观行),通过“其”字连接,逻辑关系清晰:在“听其言”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其行”,二者缺一不可。
-
深层含义与用法:
- 该成语揭示了认识、评价或信任一个人的方法论。它提醒人们言语可能具有欺骗性或片面性(如空谈、夸大、虚伪),而行为则是更真实、更可靠的体现。
- 它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检验一个人品性、诚意、能力和承诺的标准。光说不做,或者言行不一,都不可取。
- 常用于告诫人们要全面、客观、审慎地看待他人,避免被花言巧语所蒙蔽;也用于自我要求,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
出处与权威来源:
该成语的思想源头可追溯至儒家经典《论语》。在《论语·公冶长》篇中,孔子有言:“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大意: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后,我改变了态度。)
- 此处的“于予与改是”指的是孔子因其弟子宰予(字子我)白天睡觉(“朽木不可雕”典故)且可能言行不一,而改变了自己识人的方法。这成为“听其言观其行”最直接、最权威的出处依据。后世在引用和阐释此思想时,逐渐凝练为“听其言观其行”这一固定成语。
- 权威汉语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等均收录该成语,释义紧扣“不仅要听人怎么说,还要看人怎么做”的核心内涵。
-
参考来源:
- 释义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出处考证:《论语·公冶长》,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相关注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听其言观其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不仅要听一个人所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以判断其是否言行一致。以下是详细解析:
1.基本含义
- 该成语强调在评价他人时,不能仅凭言语判断,需结合行为验证。正如《论语》中的引申,孔子认为最初可能“听其言而信其行”,但后来修正为“听其言而观其行”,凸显实践检验的重要性。
- 例如,若某人承诺某事,需通过其后续行动确认是否兑现,才能全面评估其可信度。
2.出处与演变
- 最早出自《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通过此句表达了对言行一致性的重视,并修正了自己识人的方法。
3.用法与结构
- 语法:复句式结构,通常作宾语或分句使用。
- 近义词:“听其言而观其行”“听言观行”,但后者更侧重观察行动本身。
- 适用场景:常用于人际交往、领导识人、道德评价等需综合判断的语境。
4.意义与启示
- 实践导向:避免被表面言辞迷惑,注重实际行为,体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深层智慧。
- 辩证思维:要求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兼顾“言”与“行”的辩证关系,防止片面判断。
5.权威来源参考
- 该成语在《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词典中均有收录,释义一致且引证明确。
别人正在浏览...
百重贝玉残火朝鸡承保冲荡出版社黜奢崇俭淙灂倒垂倒数方程大小得空雕饬抵补独向犯上作乱繁猥蜚虻飞涎高赞鴚鹅遘时关联红实画府皇荂胡曹胶庠节敬节朔计制克荡梁愁隋恨灵机楼路敏赡配享破家鬼钦工圊桶羣谤容贷商海神采奕然沈楞手势语水栗水阴説矮话隧炭叹异誊清梯轿梯头剔牙松同位素推雪臀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