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 周亚夫 的封号。《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文帝 择 絳侯 勃 子贤者 河内 守 亚夫 ,封为 条侯 ,续 絳侯 后。” 明 尹耕 《秋兴》诗之三:“ 条侯 自靖 中州 变, 竇宪 曾铭塞外勋。”
条侯是西汉时期的重要爵位称号,特指西汉名将周亚夫(?—前143年)。该爵位源于其封地“条”(今河北省景县),属县侯等级,是汉代二十等爵制中的最高级别之一。
据《汉语大词典》,“条侯”专指周亚夫,因功受封于条县而得名。该词属历史专名,常见于汉代文献,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载:“文帝乃择绛侯勃子贤者,河内守亚夫,封为条侯,续绛侯后。” 其爵位象征军功与地位,后成为周亚夫的代称。
周亚夫为开国功臣周勃之子,以治军严明著称。汉文帝六年(前158年)匈奴入侵,其驻军细柳营时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立威,深得文帝赏识。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升任丞相,最终因谏争废太子事遭疏远,被诬谋反下狱绝食而亡。
“条侯”一词在史籍中多与军事才能关联,如《资治通鉴》评其“持重安刘”。后世文学常用作刚直将领的象征,明代王世贞《弇州山人稿》称:“条侯之烈,虽古名将何以加焉。” 其典故亦融入成语“细柳营”,喻治军严整。
拓展知识:汉代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级。周亚夫初袭父爵“绛侯”(县侯),后因兄犯罪削爵,复以战功另封“条侯”,属罕见的重封案例。
参考资料
“条侯”一词的含义可从历史人物和成语两个角度解释,但需结合不同来源的权威性进行辨析:
历史人物封号(主要含义)
指西汉名将周亚夫的爵位。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因周亚夫贤能,封其为条侯以继承其父周勃的爵位。周亚夫以治军严明著称,在平定“七国之乱”中功勋卓著,后因政治斗争被诬陷下狱,最终绝食而亡。
文学引用与评价
明代尹耕在《秋兴》诗中提到“条侯自靖中州变”,借周亚夫平定叛乱之事,赞颂其维护国家安定的功绩。
成语含义的争议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条侯”解释为形容“人才出众”,但此说法缺乏直接历史文献佐证,可能是基于周亚夫个人能力的引申义。需注意,高权威性来源(如、2、4)均未提及此用法,建议以历史封号含义为主。
核心含义为周亚夫的历史封号,成语用法需谨慎对待,可能为现代衍生解释。
比干鬓畔常起居长腰米沉思默想齿衰蹿劲打掳荡蠲都捻子贰珍芳春节发悬梁芬苾梗悍果核喝采合鼓涣诏皎爽竭蹙蠽蟧计狡惊秋浸水噤咽继天立极榉柳刊啓烺烺劳方磊落不覊两庑寥翘历聚流虬流说马王堆汉墓目次内卿盘溢皮相之见朴素无华情急了栖岩权光权幸热和神臯水镖鼠尾帐讨没脸铜河威酷像胎险畏闲一筅箒消消习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