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桐圭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桐圭作瑞,凤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维,麟距冠元丘之俊。”圭,一本作“ 珪 ”。 唐 许孟容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桐珪早贵,象輅追设。”
“桐珪”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词语,其含义与古代帝王封赏的象征物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桐珪”亦作“桐圭”,指帝王封拜时所用的符信。其核心意义源于桐叶制成的“珪”(古代玉制礼器),象征帝王对臣子的分封承诺。
出自《史记·晋世家》记载的“桐叶封弟”故事:
周成王幼时与弟弟叔虞玩耍,将一片桐叶削成珪形递给叔虞,戏言以此封赏他。后因周公劝谏“天子无戏言”,成王遂正式封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一带)。这一典故成为君无戏言、守信重诺的象征。
“桐珪”通过“桐叶封弟”的典故,承载了古代政治文化中“君无戏言”的核心理念,并成为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封赏意象。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史记·晋世家》原文或唐代相关诗文。
桐珪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指一种古代的容器,用来盛放粥或酒。
桐珪的部首是木,总共有13个笔画。
桐珪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它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在古代,桐珪是贵族财富的象征,只有有地位和财富的人才能使用。
桐珪的繁体字为「桐珪」,即簡體字的樣式。
在古代,桐珪的字形略有不同,它的写法为「⿰木京」。
1. 古人常用桐珪盛放祭祀的粥酒。
2. 这个博物馆里展示了许多古代贵族使用的桐珪。
1. 桐木:指桐树的木材。
2. 珪璧:指玉石制作的器物。
3. 桐油:指从桐树的种子中提取的油。
1. 珪瓮:也是一种古代的容器,形状类似于桐珪。
2. 瓦杯:古代用于盛放饮料的一种杯子,有一种与桐珪相似的形状。
1. 平底碗:与桐珪不同,平底碗是一种没有盖子和柄的碗。
2. 长颈瓶:与桐珪不同,长颈瓶是一种有长颈的器物,用于盛放酒或液体。
暗中作乐傲然挺立辨覈宾帱拨喇喇不拜长沙市称柴而爨辞迹递毁定息独知二驾反对放眼扶贫垓心搆毁固定资金贾马许郑恒教衡镜横历黄驹讲武堂假言判断晶毳饭籍年谨良金门渴吻拉歌郎罢老巴巴鳞集毛萃六界戮身马笠孽根祸胎蜣螂转粪骑戈骐骥过隙庆室侵乱鳅鳣去离如箭离弦弱甲乳臭未除深解神仙吏耍处天童寺瓦注未来主义威神卧处魻鲽筱簵之箭小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