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独知的意思、独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独知的解释

(1).知人所不知;仅一人知。《商君书·更法》:“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韩非子·说林上》:“一国皆不知,而我独知之,吾其危矣。”《淮南子·兵略训》:“夫将者,必独见独知。独见者,见人所不见也;独知者,知人所不知也。” 唐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之四:“非穷非达非高尚,冷笑行藏祗独知。”《礼记·中庸》“故君子慎其独也” 宋 朱熹 集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

(2).仅仅知道。《墨子·兼爱中》:“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而攻人之国。”《韩非子·解老》:“民独知兕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万物之尽有爪角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独知”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知人所不知:指个人独有的知识或见解,强调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如《商君书·更法》中“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毁于民”。
  2. 仅仅知道:表示对某事的认知仅限于表面,如《墨子·兼爱中》提到“诸侯独知爱其国”,指仅关注自身利益而缺乏全局视角。

二、哲学内涵

朱熹在解读《中庸》时提出“独知”概念,认为它是“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即个体内心隐秘的自我意识与道德判断。这一层面强调人在独处时仍能保持慎独,通过内在良知约束行为。

三、古籍用例

四、词源与结构

“独”为左右结构,本义为单独;“知”同为左右结构,意为知晓。组合后既含“唯一性”又含“认知性”,构成矛盾统一的语义特征。

五、现代应用

现代多用于文学或哲学讨论,形容个体独特的思维境界或批判浅层认知,例如描述科学家突破性发现或反思信息时代的碎片化知识。

“独知”既有积极层面的智慧独特性,也包含消极层面的认知局限性,需结合语境辩证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独知(dú zhī)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独自知道”或“知识独占”。下面给出《独知》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以及它的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独知》的拆分部首是犬(犭)和矢(矣),它的总共有8个笔画。 这个词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字。独(dú)表示“单独”或“独自”,知(zhī)则表示“知道”或“了解”。结合起来,独知(dú zhī)表示仅有自己获得的知识,或是对某个领域独占的知识。 如果使用繁体字来写《独知》,它的写法将会是“獨知”。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些不同。《独知》在古代写法中可能会用其他的字形,但意思和用法相同。 以下是一个《独知》的例句:他对这个领域有着独知,其他人都需要向他学习。 和《独知》相关的一些组词有:独知者(the one who possess exclusive knowledge)、独知论(the theory of exclusive knowledge)、独知者之间(among those who possess exclusive knowledge)。 近义词:专知(zhuān zhī)、独占知识(exclusive knowledge)。 反义词:共知(gòng zhī)、共同知识(shared knowledge)。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