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 桃蹊柳陌 ”。
“桃蹊柳曲”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析:
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与“桃蹊柳陌”同义,多用于描绘春季桃花盛开、柳树成荫的优美景致。
源自宋代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原句通过桃柳之景暗喻春日游赏的闲适场景。
该成语通过桃柳组合,既体现自然景观的绚丽(如提到的“桃花小路”与“垂柳飘拂”动态画面),又隐喻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常见于古典诗词中的春日抒怀场景。
建议在文学创作或赏析时,可结合具体语境引用此成语增强画面感。
《桃蹊柳曲》是一个成语,意为令人沉醉的乐曲或舞蹈,形容音乐、舞蹈动听优美动人。
《桃蹊柳曲》这个词的拆分部首为木和卩,共有13个笔画。
《桃蹊柳曲》这个词的来源不甚明确,但其可能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有关。在古代,桃树、柳树都是文人墨客喜爱的寓意物,而蹊径则是通往幽深之处的小道。由于桃蹊与柳曲通常为歌舞伎曲、丝竹乐等美好的艺术形式,故此成语寓意为美妙音乐或舞蹈。
这个词的繁体字为「桃蹊柳曲」。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桃蹊柳曲」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构字结构与现代相似。
1. 他弹奏的曲子真是一曲《桃蹊柳曲》,让人陶醉其中。
2. 她的舞蹈如同一支《桃蹊柳曲》,展现出了独特的优美和韵味。
1. 曲调
2. 悠扬
3. 音律
4. 舞姿
5. 悦耳
6. 美妙
1. 乐曲
2. 舞曲
3. 乐章
4. 舞蹈
1. 难听
2. 刺耳
3. 混乱
4. 丑陋
暴犯荹攎采茶剗灭车子叱辱艟艨创世辍才倒蹲儿典度骶骨低语对遇服膺甘鼎棡鼓各不相让旱魃禾蔈画壁皇女秽尘监食教区金盖谨廉仅以身免寄僧名济恤决局戡难孔思周情坤牛朗客令人发指隆思猛士明分鸣管民宗暮发暮更鸟为食亡盘坳抛官潜波骑鹤化气团山东快书少母牲石颂石通则骫曲文庙瞎灯黑火侠烈贤知下下细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