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英文解释翻译、苟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agree without giving serious thought
分词翻译:
同的英语翻译: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医】 con-; homo-
专业解析
"苟同"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不假思索地、轻率地或勉强地表示同意,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缺乏独立思考和审慎判断。从汉英词典的角度看,其英文对应翻译和详细解释如下:
一、语义解析
-
字面拆解:
- 苟: 意为“苟且”、“随便”、“马虎”、“不严肃”、“不慎重”。
- 同: 意为“同意”、“赞同”。
- 合义: 指不认真思考、不辨是非、随随便便地就表示赞同。
-
核心含义:
- 轻率同意: 未经深思熟虑,草率地附和别人的意见或主张。
- 勉强附和: 内心并不真正认同,但出于某种原因(如压力、情面、避免冲突)而表面上表示同意。
- 缺乏主见: 体现了一种没有独立见解、盲目跟从的态度。
二、汉英词典视角下的英译
权威汉英词典对“苟同”的标准翻译是:
- Agree indiscriminately / uncritically: 不加辨别地、不加批判地同意。这是最贴近其核心贬义色彩的翻译,强调缺乏判断力。
- Readily agree / subscribe to something without thinking: 不假思索地轻易同意。突出其轻率性。
- Express agreement lightly: 轻率地表示同意。
- Comply with somebody's opinion out of politeness / reluctantly: 出于礼貌或勉强地附和某人的意见。强调其勉强性。
- Be in agreement without serious consideration: 未经认真考虑就表示同意。
三、典型用法与语境
- 否定句式: “苟同”极少单独使用,几乎总是用于否定句式,表达“不轻易赞同”、“不敢随便同意”的意思,体现说话者的审慎态度或对对方观点的不认同。
- 常见表达: “不敢苟同”、“未敢苟同”、“实难苟同”、“难以苟同”。
- 示例:
- 对于您的观点,我不敢苟同。 (I cannotagree uncritically with your views.)
- 他的做法,我实难苟同。 (I find it very hard tosubscribe to his actionswithout reservation.)
- 贬义色彩: 当描述他人行为时,使用“苟同”本身就带有批评意味,指其缺乏原则或主见。
- 示例: 他对上级的意见总是盲目苟同。 (He alwaysagrees indiscriminately with his superiors' opinions.)
四、与近义词辨析
- 同意: 中性词,表示赞成、认可。不含“苟同”的轻率或勉强意味。
- 赞同: 比“同意”更正式、更积极,表示支持、赞许。
- 附和: 指(言语上)追随别人,常含贬义,与“苟同”在“盲目跟随”这点上相近,但“苟同”更强调“同意”这一行为本身的不慎重。
- 随声附和: 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与“苟同”含义非常接近,常可互换。
总结
“苟同”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是轻率地、不加批判地或勉强地表示同意,其标准英译为agree indiscriminately / uncritically。它主要用在否定句式中(如“不敢苟同”),表达一种审慎的保留态度或委婉的反对,本身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强调缺乏独立思考和审慎判断。理解其构成(苟且 + 同意)和典型用法(否定式)是掌握该词的关键。
参考资料来源:
-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 对“苟同”的经典英译释义。
- 外研社《现代汉英词典》 - 提供标准英译及例句。
- 陆谷孙《中华汉英大词典》 - 权威的释义与翻译参考。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 - 详尽的汉语语义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苟同”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是轻率地附和或随意地认同他人的观点,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缺乏审慎思考的同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定义:指不经过深入思考或审慎判断,就轻易地表示赞同。例如“未敢苟同”即表达不随意附立场。
- 情感色彩:多用于否定语境(如“不敢苟同”),体现对他人观点的保留态度或委婉反对。
2.词源与文化背景
- 历史出处:最早见于《韩诗外传》,原文“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强调盲目附和者对国家有害。
- 文学引用:宋代陆游《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中“谋谟不苟同”,凸显慎重决策的态度。
3.用法与示例
- 常见搭配:多与否定词连用,如“未敢苟同”“不苟同俗”。
- 现代例句:
- “你对政策的解读,我未敢苟同。”
- “读书应独立思考,不苟同他人观点。”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附和、盲从(均含轻率认同之义)。
- 反义词:质疑、审慎(体现批判性思考)。
5.延伸意义
- 价值观体现:儒家文化中强调“君子和而不同”,“不苟同”反映了对独立人格和理性判断的推崇。
“苟同”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中性词汇,更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审慎态度和独立思想的重视。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褒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耻骨膀胱韧带出示印鉴大会客室待续胆甾醇沉着打油诗文定色剂乏力的贩子灌水器黄牙的结构共享可变流量泵克拉克氏核科沙普林奎诺瓦酸链扣螺旋阀酶学匿报凝胶纺丝法炮铜羟甲氧色烯前赖氨酸三角形表商标名称生产限制十字沟疏散所有权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