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同英文解釋翻譯、苟同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agree without giving serious thought
分詞翻譯:
同的英語翻譯: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醫】 con-; homo-
專業解析
"苟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假思索地、輕率地或勉強地表示同意,常帶有貶義色彩,強調缺乏獨立思考和審慎判斷。從漢英詞典的角度看,其英文對應翻譯和詳細解釋如下:
一、語義解析
-
字面拆解:
- 苟: 意為“苟且”、“隨便”、“馬虎”、“不嚴肅”、“不慎重”。
- 同: 意為“同意”、“贊同”。
- 合義: 指不認真思考、不辨是非、隨隨便便地就表示贊同。
-
核心含義:
- 輕率同意: 未經深思熟慮,草率地附和别人的意見或主張。
- 勉強附和: 内心并不真正認同,但出于某種原因(如壓力、情面、避免沖突)而表面上表示同意。
- 缺乏主見: 體現了一種沒有獨立見解、盲目跟從的态度。
二、漢英詞典視角下的英譯
權威漢英詞典對“苟同”的标準翻譯是:
- Agree indiscriminately / uncritically: 不加辨别地、不加批判地同意。這是最貼近其核心貶義色彩的翻譯,強調缺乏判斷力。
- Readily agree / subscribe to something without thinking: 不假思索地輕易同意。突出其輕率性。
- Express agreement lightly: 輕率地表示同意。
- Comply with somebody's opinion out of politeness / reluctantly: 出于禮貌或勉強地附和某人的意見。強調其勉強性。
- Be in agreement without serious consideration: 未經認真考慮就表示同意。
三、典型用法與語境
- 否定句式: “苟同”極少單獨使用,幾乎總是用于否定句式,表達“不輕易贊同”、“不敢隨便同意”的意思,體現說話者的審慎态度或對對方觀點的不認同。
- 常見表達: “不敢苟同”、“未敢苟同”、“實難苟同”、“難以苟同”。
- 示例:
- 對于您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I cannotagree uncritically with your views.)
- 他的做法,我實難苟同。 (I find it very hard tosubscribe to his actionswithout reservation.)
- 貶義色彩: 當描述他人行為時,使用“苟同”本身就帶有批評意味,指其缺乏原則或主見。
- 示例: 他對上級的意見總是盲目苟同。 (He alwaysagrees indiscriminately with his superiors' opinions.)
四、與近義詞辨析
- 同意: 中性詞,表示贊成、認可。不含“苟同”的輕率或勉強意味。
- 贊同: 比“同意”更正式、更積極,表示支持、贊許。
- 附和: 指(言語上)追隨别人,常含貶義,與“苟同”在“盲目跟隨”這點上相近,但“苟同”更強調“同意”這一行為本身的不慎重。
- 隨聲附和: 别人說什麼就跟着說什麼,形容沒有主見。與“苟同”含義非常接近,常可互換。
總結
“苟同”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是輕率地、不加批判地或勉強地表示同意,其标準英譯為agree indiscriminately / uncritically。它主要用在否定句式中(如“不敢苟同”),表達一種審慎的保留态度或委婉的反對,本身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強調缺乏獨立思考和審慎判斷。理解其構成(苟且 + 同意)和典型用法(否定式)是掌握該詞的關鍵。
參考資料來源:
- 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 - 對“苟同”的經典英譯釋義。
- 外研社《現代漢英詞典》 - 提供标準英譯及例句。
- 陸谷孫《中華漢英大詞典》 - 權威的釋義與翻譯參考。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 詳盡的漢語語義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
“苟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是輕率地附和或隨意地認同他人的觀點,通常帶有貶義色彩,強調缺乏審慎思考的同意。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基本定義:指不經過深入思考或審慎判斷,就輕易地表示贊同。例如“未敢苟同”即表達不隨意附立場。
- 情感色彩:多用于否定語境(如“不敢苟同”),體現對他人觀點的保留态度或委婉反對。
2.詞源與文化背景
- 曆史出處:最早見于《韓詩外傳》,原文“偷合苟同以之持祿養交者,是謂國賊也”,強調盲目附和者對國家有害。
- 文學引用:宋代陸遊《太師魏國史公挽歌詞》中“謀谟不苟同”,凸顯慎重決策的态度。
3.用法與示例
- 常見搭配:多與否定詞連用,如“未敢苟同”“不苟同俗”。
- 現代例句:
- “你對政策的解讀,我未敢苟同。”
- “讀書應獨立思考,不苟同他人觀點。”
4.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附和、盲從(均含輕率認同之義)。
- 反義詞:質疑、審慎(體現批判性思考)。
5.延伸意義
- 價值觀體現:儒家文化中強調“君子和而不同”,“不苟同”反映了對獨立人格和理性判斷的推崇。
“苟同”不僅是一個描述行為的中性詞彙,更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審慎态度和獨立思想的重視。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褒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矮人的保持瀝青能力表面冷凝器不定向的稠度指示器倒戈電脈沖疊代式測試生成程式對應溫度腹膜内疝關節囊内強硬教訓孔口流量計聯合區連接裝配存儲區六氫異煙酸螺線圈填料腦膜前動脈平和葡萄球菌的臍導管索熱帶神經衰弱色燈制扇形輪升降起重機使不平使外翻數字說明符韋利斯氏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