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英文解释翻译、共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accomplice; complicity
【法】 accomplice; aider and abettor; confederate; joint offenders
particeps crimis; participant in a crime; partnership in crime
socius criminis
分词翻译:
共的英语翻译:
altogether; common; general; share; together
【医】 sym-; syn-
犯的英语翻译:
infract; violate; criminal; sin
【法】 commit; perpetrate
专业解析
共犯(gòng fàn)在汉英法律语境中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人,其核心在于共同犯罪故意与协作关系。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中文法律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犯指共同犯罪人,包括:
-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起主要作用者
- 从犯:起次要或辅助作用者(如提供工具、望风)
- 胁从犯:被胁迫参加犯罪者
- 教唆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者
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六条至第二十九条
二、英文对应术语
- Accomplice
- 广义指任何参与犯罪者(含主犯、从犯)
- 例:The accomplice provided the getaway car.
- Principal Offender(主犯)
- Accessory(从犯)
- 分两类:
- Accessory Before the Fact:事前协助(如策划)
- Accessory After the Fact:事后协助(如窝藏罪犯)
三、构成要件
- 主观要件
- 存在共同犯罪故意(mutual intent),即各行为人明知协作关系并追求犯罪结果。
- 客观要件
- 行为具有协作性(concerted action),如分工配合、资源互补。
四、法律责任
共犯承担连带责任(joint liability),但量刑根据具体角色区分:
- 主犯按全部罪行处罚
- 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 胁从犯按情节减轻或免除处罚
参考:《刑法》第二十七条
五、术语使用场景
- 学术文献:多用 "complicity"(共犯关系)描述协作模式
- 司法文书:依据角色使用 "principal"(主犯)、"accessory"(从犯)等
- 国际法:如《罗马规约》第25条采用 "co-perpetrators"(共同实行犯)
权威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 《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
-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 联合国《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英文本
注:具体条款可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数据库或Westlaw/LexisNexis等法律平台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共犯是刑法中的重要概念,其核心含义及法律要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共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行为。根据《刑法》第25条,共同犯罪需满足三个要件:
- 主体要件:至少两人参与,且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不考虑责任年龄的情形属于理论争议点)
- 主观要件:存在共同犯罪故意,即各参与人对犯罪行为及结果有共同认知
- 客观要件:实施共同犯罪行为,包括实行、教唆、帮助等分工形式
二、分类体系
-
广义共犯(大陆法系理论):
- 正犯(直接实施犯罪行为者)
- 教唆犯(诱导他人犯罪)
- 帮助犯(提供犯罪支持)
-
狭义共犯:
-
司法实践分类:
- 主犯(组织/领导犯罪者)
- 从犯(次要实行犯或辅助者)
- 胁从犯(被胁迫参与者)
三、特殊情形处理
- 共同过失犯罪:不构成共犯,需各自承担刑事责任
- 通谋未参与实行:事先通谋但未实际参与者仍按共犯论处
- 犯罪集团:三人以上固定组织实施的犯罪,需加重处罚
四、法律后果
共犯需承担连带责任,但具体量刑根据作用区分:
- 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按全部罪行处罚
- 其他主犯按参与/组织的罪行处罚
- 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注:我国《刑法》采用"共同犯罪"作为规范表述,"共犯"更多是理论术语,二者实质指向相同法律现象。如需完整法条,可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九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容置疑的法律推定不准许的层状流船舶用品纯绿蜱属存款储备电化学加工第四脑室正中沟董乃特感光二聚作用含脂石六聚氰绿肥作物闷笑秘密酒店民用煤气排气孔破坏份子球形节流阀驱风合剂绕射线软骨胳乳酪计珊瑚恃十六碳二烯二酸酸坛倾斜器特征抽取法驼微分输入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