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共轭方向法英文解释翻译、共轭方向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conjugate direction method

分词翻译:

共轭的英语翻译:

conjugate
【化】 conjugation

方向的英语翻译:

aspect; bearing; direction; heading; orientation; way
【计】 direction; orientation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共轭方向法(Conjugate Direction Method)是一种用于求解大规模线性方程组或优化问题的迭代算法,尤其适用于对称正定矩阵系统。其核心思想是构造一组相互共轭的搜索方向,使得算法能在有限步内收敛至精确解(理论上)。以下从汉英对照角度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与数学原理


2. 算法流程

共轭方向法通过迭代更新解向量:

  1. 初始化:选择初始点 ( mathbf{x}_0 ) 和一组共轭方向 ( {mathbf{d}_0, mathbf{d}1, dots, mathbf{d}{n-1}} )。
  2. 迭代步骤:

    $$mathbf{x}_{k+1} = mathbf{x}_k + alpha_k mathbf{d}_k,$$

    其中步长 ( alpha_k ) 由精确线搜索确定:

    $$alpha_k = -frac{mathbf{r}_k^top mathbf{d}_k}{mathbf{d}_k^top A mathbf{d}_k}, quad mathbf{r}_k = mathbf{b} - Amathbf{x}_k.$$

  3. 有限步收敛:在 ( n ) 步内达到精确解(( n ) 为矩阵维度)。

3. 关键性质


4. 典型算法:共轭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 CG)

共轭梯度法是共轭方向法的特例,其方向由残差的共轭组合生成:


5. 应用领域


权威参考文献

  1. Hestenes, M. R., & Stiefel, E. (1952). Methods of Conjugate Gradients for Solving Linear Systems. Journal of Research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

    (奠基性论文,首次提出共轭梯度法)

  2. Nocedal, J., & Wright, S. J. (2006). Numerical Optimization (2nd ed.). Springer.

    (第5章详细分析共轭方向法的收敛性与实现)

  3. Shewchuk, J. R.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 Without the Agonizing Pain.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直观解释共轭梯度法的几何意义)

  4. 袁亚湘, & 孙文瑜. (1997).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科学出版社.

    (中文经典教材,第7章涵盖共轭方向法推导)

网络扩展解释

共轭方向法是一种用于无约束优化的迭代算法,介于最速下降法和牛顿法之间。以下是其核心概念和特点的综合解释:


基本概念

  1. 定义与数学表达
    共轭方向法的核心是构造一组共轭方向。对于对称正定矩阵$Q$,若两个向量$d_i$和$d_j$满足: $$ d_i^top Q d_j = 0 quad (i eq j) $$ 则称它们关于$Q$共轭(或$Q$-正交)。当$Q=I$时,共轭即退化为正交。

  2. 几何意义
    在优化问题中,共轭方向的性质保证了沿某一方向搜索到极小值后,后续搜索不会破坏已找到的极值。例如,对于二次目标函数$f(x) = frac{1}{2}x^top Q x + b^top x + c$,其等高线为椭圆,共轭方向对应椭圆的主轴方向。


算法思想

  1. 核心目标
    通过构造一组共轭方向作为搜索方向,在$n$步内精确收敛到$n$维正定二次函数的极小值点。

  2. 实现过程

    • 初始化:选择一个初始点$x_0$和初始共轭方向集${d_0, d1, dots, d{n-1}}$。
    • 迭代搜索:沿每个共轭方向$dk$进行一维线搜索,更新迭代点: $$ x{k+1} = x_k + alpha_k d_k $$ 其中$alpha_k$为步长,通过极小化$f(x_k + alpha d_k)$确定。

特点与优势

  1. 收敛速度

    • 对于二次函数,共轭方向法具有有限步收敛性(最多$n$步找到极值)。
    • 相比最速下降法(线性收敛),其收敛速度更快;相比牛顿法(需计算Hesse矩阵),计算量更低。
  2. 适用性扩展
    虽最初针对二次函数设计,但通过动态调整共轭方向,也可推广到非二次函数的优化问题,如共轭梯度法(一种特殊的共轭方向法,利用负梯度与历史方向组合生成新方向)。


应用场景


局限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算法推导或具体实现步骤,可参考搜索来源(如、3、5、8)。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题栏步进系统丹-累二氏现象电传微型计算机系统二酰脲肺泡孔负载选择开关工程的执行共纺工会职员代表工具管理工作抽样含有缓冲剂的回转仪静电滤尘器科瓦尔斯基氏试验菱脑沟年金法前身软腭拉钩三环加成反应神速势力室内资金双特征射线水砷铝铜矿数据描述项目同色异构体威勒特氏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