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factory act; factory law
《工厂法》在汉英法律词典中通常指规范工厂运营、劳动条件及工人权益的综合性法规,英文对应"Factory Law"或"Factory Acts"。其核心内容包括:
立法目的与适用范围 主要保障工人健康安全,限制剥削性劳动条件。英国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被视为现代工厂法雏形(英国国家档案馆)。中国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章专门规定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标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
核心条款构成
中英术语差异 英语法律文本中,"Factory Acts"特指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颁布的系列法案,而中文"工厂法"属概括性概念,对应现行《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部法律(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
国际实践参考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公约》(1981)要求成员国建立工厂检查制度(ILO官网)。比较法视角下,德国《工商业条例》第120条细化工厂通风照明标准,体现立法精细化趋势(德国联邦司法部立法库)。
工厂法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应用场景区分理解:
定义
指调整工厂内部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规范劳动时间、安全卫生、工资福利等基本劳动条件。例如英国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早期典型代表。
核心内容
包括:劳动保护(如禁止童工)、每日工时限制(早期规定童工每日不超过12小时)、工厂安全卫生标准、工资支付规则等。中国台湾地区1975年修订的《工厂法》还涉及工人代表权等现代劳资关系条款。
历史发展
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1833年《工厂法草案》首次以“工厂法”命名,后逐渐被各国劳动法体系吸收。
定义
又称“工厂计算法”,是工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以企业为整体仅计算最终产品价值,避免企业内部重复核算。
应用示例
如棉纺织厂生产棉纱和棉布,仅计算外销棉纱及最终棉布产值,自用棉纱不计入总产值。
特点
企业间可能存在重复计算(如产业链上下游),但企业内生产环节严格剔除非最终产品价值。
两种含义常被混淆,需根据上下文判断:
提示:如需了解具体国家/地区的工厂法条文,可参考来源中的立法案例。
半可计算性苍耳子成批生产痴情的传教团档案室主任弹簧承块动脉导管索多巴酚丁胺格状结构环螺末梢接种反应考尔梯拱联肼连网环式处理曼-威二氏溃疡欧蜀葵怕老婆的绕阻机认知的日给制闪白酸似绦虫的使休会咝咝作响酸性媒染黑铁钙铝榴石停车微型计算机语言编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