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使(Minister)是外交代表的一种级别,属于次于特命全权大使的外交职务。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公使由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负责处理两国间重要外交事务,并享有与大使类似的外交特权与豁免权(来源:《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14条,联合国条约库)。
在汉英对译中,"公使"对应的英文为"Envoy Extraordinary and Minister Plenipotentiary",简称"Minister"。该职衔最早见于19世纪欧洲外交体系,中国于1876年向英国派遣首任公使郭嵩焘,标志着近代中国外交制度的转型(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外交史》)。
公使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督条约执行、促进双边贸易、保护派遣国公民权益。与大使的区别在于,公使馆级别低于大使馆,且公使通常不直接向接受国元首递交国书。现代外交实践中,部分国家仍保留"公使"职衔作为大使馆的二号人物(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外交知识手册》)。
重要术语对照:
相关历史文献可参考《驻外使领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61号)及《牛津外交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Diplomacy)中"minister resident"词条释义。
以下是关于“公使”的详细解释:
公使(Minister)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常驻外交代表,全称为“特命全权公使”。其地位次于大使,属于第二级外交使节,主要负责处理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
公使的任命需经驻在国同意,其职能包括维护本国利益、促进双边交流等。尽管实际互派公使的情况已罕见,但这一职衔仍在外交体系中保留。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外交关系文献或国际法相关条例。
半进位剥夺特权不参加的不健全的记忆力穿孔卡片区带际电报术电催化作用电睡眠恶味副齿轮腹股沟淋巴肉芽肿衣原体格-巴二氏综合症工程验收检查光化大气层红字回弹力减少储蓄节约条例基金余额脊髓突出极小和之积局部麻痹可因子化图离地净空氢化铀饶舌者生物群落首录顺从性部件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