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烷(Halothane)是一种经典的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化学名为2-溴-2-氯-1,1,1-三氟乙烷(2-bromo-2-chloro-1,1,1-trifluoroethane),其英文名 "Halothane" 是国际通用的药品名称。以下是基于专业医学和化学词典的详细解释:
氟烷属于卤代烃类麻醉剂,化学式为 $ce{C2HBrClF3}$,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具有甜味。其分子结构包含氟、氯、溴三种卤素原子,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
沸点:50.2°C,密度:1.86 g/cm³(20°C),MAC值(最低肺泡有效浓度):0.75%,表明麻醉效能较强。
通过增强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活性,抑制神经元兴奋性,导致意识消失、肌肉松弛和痛觉消失。起效快(吸入后1-2分钟起效),苏醒迅速。
曾广泛用于手术全身麻醉诱导与维持,尤其适用于儿科、产科(因对子宫收缩影响小)。但因肝毒性风险,现已被更安全的七氟烷、地氟烷等替代。
氟烷于1956年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ICI)首次合成,曾是1950-1980年代主流麻醉药。因安全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基本药物标准清单》自1995年起不再推荐,目前仅部分发展中国家有限使用。
氟烷(Halothane)是一种挥发性卤代麻醉剂,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物理特性
氟烷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类似氯仿的甜香味,密度较高(1.871 g/cm³),易挥发且不燃不爆。化学性质不稳定,遇光或热会缓慢分解生成氢卤酸。
化学结构
分子式为 $C_2HBrClF_3$,系统命名为2-溴-2-氯-1,1,1-三氟乙烷,分子量197.38 g/mol。
麻醉特性
氟烷麻醉作用强(MAC值0.75%),诱导期短、苏醒快,但对肌肉松弛和镇痛效果较弱。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跨膜电位变化有关。
适应症
主要用于需电灼手术、糖尿病或哮喘患者手术,以及需控制性低血压的复杂手术。因安全性问题,现多采用复合麻醉以减少剂量。
副作用
禁忌人群
禁用于难产、剖腹产患者及严重肝病患者。
由于新型麻醉剂(如七氟醚)更安全,氟烷在发达国家使用受限,仅用于儿童等特殊情况。但在发展中国家仍因成本低而继续使用。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药典标准(如)或权威医学数据库。
伴声苯妥英表块草莓状龈初期结核戴维氏杆第一鳃弓软骨发运单发证日期弗-霍二氏反应根尖炎过程数据厚脸皮的花候痉挛性肛部痛决定权可可豆髁切断术空寻址冷痛觉另一个履行义务名义上的原告模糊信息处理内感受器亲子异形全身虚弱三氯化镓跳鼠投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