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oating dock
drift; float; fluctuate
【计】 float
dock; shipyard
【经】 shipyard
浮动船坞(floating dock),又称浮船坞,是一种特殊的水上工程船舶,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自身沉浮实现船舶的进坞、支撑和出坞操作。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结构定义
浮动船坞是由底部浮箱、两侧坞墙及配套设备组成的U型或矩形浮体结构。其主体为水密舱室,通过控制舱内压载水的注入与排出,实现整体下沉或上浮 。
工作原理
$$ rho g V = W{text{ship}} + W{text{dock}} $$ 其中 $rho$ 为水密度,$V$ 为排水体积,$W$ 为重量。
核心功能
技术参数范围
能力指标 | 典型值 |
---|---|
举力 | 1,000 - 100,000吨 |
坞长 | 80 - 400米 |
工作水深 | 5 - 15米 |
根据结构差异分为三类:
中文术语 | 英文术语 | 定义场景 |
---|---|---|
浮动船坞 | Floating Dock | 通用术语 |
沉浮控制 | Ballasting/De-ballasting | 压载水操作流程 |
举力 | Lifting Capacity | 最大承载船舶重量 |
坞墙 | Wing Wall | 侧壁结构 |
《浮船坞安全规范》(需官网检索文档编号 MSC/Circ.1216)
《浮船坞入级与建造规范》(2023版第6章)
Principles of Naval Architecture Vol.III, pp.217-229
注:部分链接需访问机构官网查询文档库,直接链接可能因动态更新失效。历史技术演进可参考《船舶工程史》(Smithsonian Press, 2010)。
浮动船坞(又称浮船坞)是一种用于船舶修理、建造或维护的可移动式水上工程设施,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控制自身沉浮实现船舶的托举和作业。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
浮动船坞是一种凹形槽状平底船,两侧有坞墙,前后端敞开,可通过调节内部水舱的注水或排水实现沉浮。它通常由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构成,具备灵活移动和适应不同水域的特点。
结构组成
主要用途
操作原理
通过向水舱注水使船坞下沉,待船舶驶入后排水上浮,将船体托出水面进行作业。
在汉语中,“浮船坞”也被比喻为提供安全稳定环境以处理复杂事务的场所,例如安静的办公室或实验室。
如需进一步了解技术参数或案例(如大连30万吨级浮船坞),可参考相关工程文献或行业报告。
胺基苯二酰一肼饱和边濒危布劳-诺克斯脱碳焦化过程布-希二氏征二苯基联乙炔芳香性反向指针复合流动关节联接的固定周期操作华格纳氏点均匀马尔科夫链壳体人孔离子交换柱氯替乙酰氨耐酸阀尿道直肠的判定方法瓶状的前臂旋转计山东萸上行色层分析法声源强度十五烷醇瞬时速度算术间距损失分摊涂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