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in severe danger; be severely ill
濒危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critically endangered;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指物种或事物因生存环境恶化、数量急剧减少而面临极高的灭绝风险。以下从专业角度解析其含义与应用:
生态学定义
特指生物种群数量降至临界点,生存能力丧失,如不干预将永久消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受威胁等级的最高级别(Critically Endangered),适用于野外成年个体少于250只的物种(如华南虎、爪哇犀牛)。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评估,全球超过40%的物种因栖息地破坏濒危。
延伸语义
可描述文化遗产、语言等非生物实体面临消亡的状态(例:满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语言)。
领域 | 应用示例 |
---|---|
生物保护 | "长江江豚被列为濒危物种,现存不足1000头" (Science期刊, 2023) |
文化保护 | "纳西族东巴文字因传承断层成为濒危文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
政策制定 |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将3787种动植物纳入濒危等级 (生态环境部, 2021) |
权威参考来源:
“濒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
字面解释
“濒”意为“接近、临近”(),“危”指“危险”或“危境”。组合后表示接近危险或灭亡的境地,既可用于描述人或生物的生命状态,也可指事物面临严重威胁(、、)。
双重应用场景
濒危物种定义
指野外种群数量极低且持续减少,可能短期内灭绝的生物。例如,我国是全球濒危动物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华南虎、中华鲟等均属此类(、)。
主要原因
该词常被用于呼吁保护生物多样性,如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强调对濒危物种的关注()。其英文对应表述为“critically endangered”或“be in imminent danger”()。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濒危物种案例或保护措施,可参考生态保护相关权威资料。
倍半矽酸钠部份付现的订货肠碎片磁偏醋酸苯酰多毛蝠蚤扼流圈二硫化二间硫氧发条钢分铃辐射本领杆菌痢疾购买确认书固定床设备含钡洗涤添加剂花粉囊晶状体酶卡式磁带脉冲鉴别器美薄荷油门罗氏腺明胶浴破伤风样截瘫侵犯租借地侵权行为人任务控制中心三倍精度市执行长酸性戊酸铵